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因素,由于管理不完善、不到位導致現場存在隱患未被發現,作業人員違章作業、盲目施工,從而是事故發生概率增加。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夠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安全管理確認制度”,就是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對相關作業現場、作業方法、作業程序以及作業工器具等進行系統安全確認。在一些事故案例調查分析上,經常會提到安全確認不到位,導致事故的發生。從中可以看出安全確認的重要性。安全確認制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要求。把安全確認落到實處,是生產穩定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是企業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將安全確認制貫穿于每一項工作的全過程。
一、上崗前進行安全確認,這是保證安全的基礎。包括職工的精神狀態、勞保用品的穿戴、隨身使用的工具、工作任務安排及需要注意事項等。
二、對到崗后進行安全確認,這是崗前確認的一個延續。包括對作業場地環境進行確認,所使用的設備、設施進行確認,作業對象的確認,對新工作場地要逐步熟悉、適應環境,提前做到心里有數,有的放矢,并為開始工作掃清事故隱患。
三、對工作中(施工作業中)進行確認,這是安全確認的關鍵。工作或施工過程中是極易發生事故的階段,也是容易產生隱患的階段,所以要嚴格按照崗位操作規程作業逐項進行檢查確認,規范操作,萬萬不可盲目操作,特別是在啟動使用電器設備前,一定要確認設備周邊的環境和安全狀態,做到萬無一失,方可安全啟動運行。在生產運行當中,時時觀察,時時確認,進行動態確認,做到“眼勤、手勤、腿勤、嘴勤”,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生產工作中的確認,是整個安全確認的重要一環,所以要求作業者在工作中要嚴謹、縝密、精力集中,切不可浮躁、麻痹大意。
四、做好完工后的確認,也就是收尾工作的確認。工作結束后,要對使用的設備是否停用,是否拉閘斷電,使用工具是否全部回收,是否做到工完場凈等。
五、下班前的確認。通過對一個班或一項工作的回顧和總結,為今后的安全生產積累經驗和教訓,同時做好下一班次的交接工作,將確認情況記錄清楚,指導下一步的安全生產工作。
總之,安全確認制要貫穿于每一項工作的全過程,從思想上保證把安全確認看成是每一項工作的第一步,從時間上保證留出足夠的安全確認的時間,最終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教訓交流”值得提倡
下一篇:企業消防安全教育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