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28日,哈爾濱某化工廠6萬t/a合成甲醇壓縮機放空管遭雷擊發生著火事故。
一、經過
2004年7月28日23時,正值雷雨天氣,但設備運行正常。忽然,一聲雷鳴過后,巡檢工人發現合成壓縮機放空管著火。在通知廠領導的同時向廠消防隊報警,在消防隊和全廠干部職工的努力撲救下,沒有釀成重大火災。
二、原因分析
1.從壓縮機密封系統來的密封油氣混合物進入油氣分離器,分離出的氣體(煤氣)進入壓縮機,分離出的油進入油箱,溶解在油里的蒸氣隨放空管進入大氣。由于當時油氣分離器液位低,導致大量合成氣進入油箱,隨放空管進入大氣遭雷擊而發生著火事故。
2.由于放空管沒有單獨避雷設施而遭受雷擊,也是發生此次著火事故的重要原因。該廠采取的避雷措施是壓縮機廠房上安裝避雷帶,也借助附近精餾塔上的避雷針進行防雷。由于放空管超過避雷帶高度,而精餾塔上的避雷針又不能覆蓋放空管,2項措施均未起到作用(后查相關規定所得),因此引發著火事故。
三、事故教訓及預防措施
上述分析肯定了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可燃氣體排入大氣和防雷設施不合理造成的,具體防范措施如下:
1.加強巡檢,確保油氣分離器在工藝指標范圍內運行,發現異常馬上處理,杜絕合成氣向空氣中大量排放。
2.按標準正確設置避雷裝置。這次事故發生后,技術人員按防雷的基本措施對全廠避雷裝置進行了細致的檢查,對防雷的薄弱環節進行了改造,增設高性能的避雷器,并進行了合理布置,確保同類事故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