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概況
2002年7月8日2時左右,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化肥有限責任公司,從液氨儲罐向槽車輸送液氨時,一根輸送膠管發生破裂,造成13人死亡,48人受傷,其中重傷11人。
該公司7月8日凌晨通過液相連接膠管(即連接管道與罐車之間的軟管)向液氨罐車(魯P01568,石家莊化工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亢裝液氨。丁廠液氨儲罐壓力為0.9MPa(控制房日常記錄,且工廠儲罐與汽車罐車的安全閥均未起跳),從1號儲罐向汽車罐車充裝了約17~18t液氨。2時08分在汽車司機及押運員在準備停止充裝時,連接軟管突然發生爆裂。他們立即呼喊工廠操作人員,并逃離事故地點。汽車罐車內的液氨隨即全部泄漏迅速汽化彌漫,籠罩事故地點及周圍地區,后發現工廠操作人員1人及在廠內的其他3人死亡,廠外9人死亡,其中7人為縫紉學校學生,48人被送醫院搶救。
事故軟管為鋼絲增強液壓橡膠軟管,型號KJB-2316(鋼印)外徑約為65mm~內徑約為51mm管長約2850mm。河北省棗強縣石油液化氣機械廠生產,莘縣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3月購進并使用。該管為雙層鋼絲纏繞加強的橡膠管。破裂中心口距工廠金屬管道連接法蘭約260mm處。裂口長約62mm,增強鋼絲斷裂橡膠層呈穿透狀,裂口沿軟管軸向呈45’角。充裝及軟管爆裂位置距圍墻約6m,墻外約25m有成排的居民房。廠內及廠外的樹木有大量被氨氣侵蝕的痕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 裝卸軟骨增強鋼絲斷裂,橡膠層呈穿透狀破裂是造成泄漏的直接原因。
2. 操作人員離崗,司機、押運人員應急處理不當,罐車緊急切斷閥失效是導致事故危害擴大的主要原因。
3. 充裝地點與居民房相距過近,足事故擴大的間接原因。
(三)預防同類事故的措施
1. 事故涉及聯接軟管質量、操作人員不在現場、司機和押運員處置緊急情況失誤和緊急切斷裝置失靈等一系列問題,應當加強對亢裝環節的監督控制的力度,嚴格執行有關規程,保證定檢工作正常進行,對相關設備進行嚴格檢查,對連接軟管等重要管件實行有效監督,提高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狀況及管理水平。
2. 加強對司機、押運員的應急培訓,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強崗位責任制,確保充裝時操作人員在崗。
3. 充裝的檢查并保證罐車緊急切斷閥靈敏、有效、可靠。
4. 同類小化肥、小化工企業,應當保證充裝場地與居民區的安全距離。
下一篇:一起地下煤氣管彎頭斷裂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