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經過: 2007年5月10日16時許,由于蒸汽系統壓力不足,氫化和光氣化裝置相繼停車。20時許,硝化裝置由于二硝基甲苯儲罐液位過高而停車,由于甲苯供料管線手閥沒有關閉,調節閥內漏,導致甲苯漏入硝化系統。22時許,氫化和光氣化裝置正常后,硝化裝置準備開車時發現硝化反應深度不夠,生成黑色的絡合物,遂采取酸置換操作。該處置過程持續到5月11日10時54分,歷時約12小時。此間,裝置出現明顯的異常現象:一是一硝基甲苯輸送泵多次跳車;二是一硝基甲苯儲槽溫度高(有關人員誤認為儀表不準)。期間,由于二硝基甲苯儲罐液位降低,導致氫化裝置兩次降負荷。 5月11日10時54分,硝化裝置開車,負荷逐漸提到42%。13時02分,廠區消防隊接到報警:一硝基甲苯輸送泵出口管線著火,13時07分廠內消防車到達現場,與現場人員一起將火迅速撲滅。13時08分系統停止投料,現場開始準備排料。13時27分,一硝化系統中的靜態分離器、一硝基甲苯儲槽和廢酸罐發生爆炸,并引發甲苯儲罐起火爆炸。
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是一硝化系統在處理系統異常時,酸置換操作使系統硝酸過量,甲苯投料后,導致一硝化系統發生過硝化反應,生成本應在二硝化系統生成的二硝基甲苯和不應產生的三硝基甲苯(TNT)。因一硝化靜態分離器內無降溫功能,過硝化反應放出大量的熱無法移出,靜態分離器溫度升高后,失去正常的分離作用,有機相和無機相發生混料。混料流入一硝基甲苯儲槽和廢酸儲罐,并在此繼續反應,致使一硝化靜態分離器和一硝基甲苯儲槽溫度快速上升,硝化物在高溫下發生爆炸。 2、工廠布局不合理,消防水泵設計不合理等問題。
事故教訓:1、迅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2、安全監管部門重點檢查是否嚴格執行工藝技術規程,異常工況處置方案是否正確,操作人員是否具備處置異常工況的能力,對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整改,防止發生事故;3、氯堿、合成氨、硫酸等涉氯、涉氨和涉及二氧化硫的生產經營企業,要加強工藝、設備的安全管理,嚴格工藝操作 ;4、要加強特種作業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瀝青高置槽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