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市一化工廠發生爆炸 火災事故再顯老問題
2005-07-2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2004年2月15日上午8時許,滎陽市新源化工有限公司發生氯氣泄漏。鄭州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和滎陽市消防大隊幾十名官兵經過兩個多小時奮戰,堵住了毒源。
這起氯氣事故是由這個廠發生的火災事故引起的。14日下午5時許,這家生產色拉油的化工廠廠房發生火災,火勢蔓延引起色拉油罐爆炸,引發大火。廠房倒塌后,砸破了堆在院子里的氯氣罐,造成氯氣泄漏,至15日上午,越漏越多,消防官兵再次出動處置。由于滎陽市消防中隊沒有處置毒氣泄漏事故所必須的防護裝備和堵漏裝備,只好請求鄭州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增援。
15日中午1時許,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個油罐爆炸變形,另一個油罐被嚴重熏黑,有明顯的著火痕跡。近百個氯氣罐橫七豎八地躺倒在院落里。兩處廠房嚴重倒塌,損失慘重。廠區內氯氣味仍然十分濃烈。一個寫有“危險物品,注意安全”的大牌附近的一個廠房里,還堆放著大量煤球。
帶領戰士增援的鄭州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中隊長孫健說,2月14日夜,這家化工廠遍地是火,情況十分危急。支隊調集了200多名官兵奮戰5個多小時,才將大火撲滅。火災發生后,廠長因害怕而逃跑。
孫健介紹說,滅火時由于廠內沒有消防水源,滅火用水要到較遠的地方運水,給火災撲救帶來很大的困難。
這是不到一年時間,滎陽市接連發生的又一起小化工廠火災事故。2003年5月17日,滎陽市一個化工廠發生嚴重的氯氣泄漏事故,造成堵漏的好幾位消防官兵受傷住院。而在2001年春節前,這個市曾發生煙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多人受傷。
事故的發生,反映出當地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不落實,社會重視程度不高,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消防基礎設施不足,消防部隊裝備落后,政府對消防安全工作重視不夠等問題。但時至今日,這些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2003年底鄭州市政府消防工作目標責任考評中,滎陽市消防大隊被列為裝備不達標單位。
鄭州市消防支隊支隊長葉有林指出,滎陽市工業發展較快,火災事故頻發,消防車輛、裝備特別是個人防護裝備得不到解決,以致發生火災和搶險救援事故后,要調集鄭州市消防支隊增援。這樣,既延誤戰機,又增加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