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概況
湖南省武岡電廠3號爐,系濟南鍋爐廠第一次設計制造的YC-76/3. 82-MI型循環流化床鍋爐。額定蒸汽溫度460C,過熱器材質為16CrMo,規格φ45mmX3. 5mm,共52排。該爐于1997年底投運,至1998年4月累計運行93天,過熱器管排迎風面管子均有不同程度的脫炭(氧化皮),第四排上部的兩個彎頭外圈發生爆管,爆口較大的一個,長約35mm,寬約8mm。
(二)事故原因分析
1. 低負荷運行,蒸汽量少,管子過熱而爆管;鍋爐機組長期在(25%~50%)X額定負荷的低負荷下運行,管中蒸汽量少,過熱器管子金屬溫度增高,因而出現長期過熱基礎上的短期過熱爆管。
2. 汽水品質的影響;一期工程的1號、2號機組的給水采用井水,水質堿度高,又未設置氫離子交換裝置,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3月份全廠汽水平均合格率;磷酸根97. 6%,過熱蒸汽15. 2%,給水硬度74. 7%。
3. 設計選取的蒸汽流速偏低:選擇過熱蒸汽流速應確保管子有足夠的冷卻速度,該過熱器蒸汽流速?n=15.1m/s(鍋爐設計低限值為φmin=15m/s)。煙氣傳給管壁的熱能不能及時被蒸汽帶走,因而出現長期過熱基礎上的短期過熱爆管。
(三)預防同類事故的措施
1. 對管系進行改造。將原來的每排管中在進出口聯箱上的兩個回路改為一個回路通過,增加2X52個堵頭將其中一回路的聯箱端堵住,另一接頭用一段管子直接連通,從而提高蒸汽流速。1999年1月鍋爐中修時已進行了這項改造,并將迎風面管子及彎頭處加裝了不銹鋼防磨罩。運行情況良好。
2. 提高汽水品質。增加沉淀、凈化及氫離子交換器等設備,將化學補充由井水改為河水,降低給水堿度,井加強化學監督,確保汽水品質。
3. 盡量提高機組負荷,保持負荷的穩定,使機組由原來的調頻機組轉變為調峰機組,減少低負荷運行工況所造成的損失,提高鍋爐的安全、經濟性。
上一篇:一起氣瓶爆炸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