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MS認證工作通常是借助第三方認證機構來完成的。所謂第三方認證機構是指由政府授權的具有認證資格的中介組織。第三方認證應由委托方或受審核方自愿申請,并遵循自愿原則,即委托方或受審核方自愿選擇決定是否申請實行 OHSMS認證,自愿選擇經政府授權的具有認證資格的任何一家認證機構。
1.認證機構的選擇
委托方或受審核方根據經營和管理的需要,可能會對認證機構作出不同的選擇,在挑選認證機構時,一般應從三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
(1)權威性。指OHSMS認證機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一個用人單位通過某個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廣泛影響力的認證機構的OHSMS認證,將意味著建立的OHSMS的質量具有更為可靠的保證,具有更好的客觀公正性。依據認證注冊和認證標志使用管理規定,通過向社會各相關方進行宣傳和廣告,向社會相關方傳遞其健全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信息,可以為用人單位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在市場競爭中占得領先的優勢,從而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價格。認證機構在收取認證費用時,除了考慮受審核用人單位的規模、經營的復雜性和風險的性質等因素外,不同認證機構在考慮對某一用人單位進行 OHSMS認證時,所確定的費用一般也是不同的。知名度較低的認證機構所要求的認證費用相對要低些,而權威性高的認證機構往往所需的認證費用也相對要高。這就要根據用人單位對費用價格的承受能力等具體實際情況來定。
(3)相關方的要求。出于貿易的需要,用人單位必須考慮所選擇的認證機構是否為其相關方接受。通常,相關方對選擇認證機構并沒有國別、行業或地區等方面的要求,但有時也不排除相關方的某些特殊要求。例如,從事出口貿易較多的用人單位可能需要獲得國際上有較大知名度的某家認證機構的認證,從事國內市場貿易的企業,只需要獲得本國認證機構的認證,有的用人單位還從這兩方面綜合考慮,獲得國內和國際認證組織的雙重認證。
2.認證機構的作用
由于認證機構所進行的認證是第三方認證,具有客觀公正性,代表了廣大相關方的利益,因此,認證機構在體系認證過程中發揮著以下幾方面的重要作用。
(1)對用人單位OHSMS的有效性和符合性作出客觀評價。認證機構通過對用人單位的OHSMS進行審核,對OHSMS的運行情況作出正式結論,即是否符合OHSMS標準的要求,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這里所提到的其他要求指的是地方性法規、標準和要求以及行業標準和要求等。
判斷OHSMS是否有效,主要考慮用人單位是否有一個能動的管理機制,即通過運行其OHSMS,能有效地實現其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目標和指標。通過對OHSMS的監測和測量、糾正和預防措施、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能形成一套自我發現、自我糾正和自我完善的管理機制等。
(2)為相關方提供信任的依據。第三方認證已被看作是一個用人單位能否按照OHSMS標準的要求建立自身的OHSMS體系,并具有體系通常運行的保障能力的可靠標志,從而為潛在的承包方、投資方和社區居民等提供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客觀公正的評價,使用人單位贏得相關方的信任。
在需要進行第二方審核認證的場合,第三方認證也為用人單位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節省大量的監督檢查費用。因為用人單位的活動、產品或服務往往有不同的相關方,倘若都需要進行重復性的第二方審核認證,則對相關方和用人單位將是一筆很大的費用。
(3)推動和不斷完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用人單位不斷完善OHSMS是體系本身的內在要求,因為標準要求對持續改進作出承諾。在獲得認證機構的認證后,將獲得認證機構頒發的認證證書,認證證書的有效期限一般為3年,在證書有效期內必須定期(有時是不定期的)接受認證機構的監督審核,3年有效期滿后,要進行復評,原國家經貿委[1999-[983號文《關于開展職業健康安全體系認證工作的通知》中規定:“獲得認證證書的企業在每年1月份向認證機構報告其上一年度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及事故狀況,對不按規定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及事故頻繁的企業,認證機構視情況收回其認證證書。”
因此,要想使認證證書的有效性持續下去,必須依據OHSMS的內在要求以及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對內部和外部新環境的發展變化,新法律、法規的出現作出及時的反應,不斷地完善和發展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三、咨詢機構的作用
用人單位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使其保持正常運行,并最終獲得認證機構的認證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它涉及到體系的策劃、設計和體系文件的編寫、組織機構的配置和人員、資源的支配等大量的工作。有的用人單位可能有成功實施ISO 9000以及ISO 14000的經驗,內部人員對標準的理解和掌握較準確,對建立體系的一整套程序也有充分的了解,因而體系建立的主要工作可以依靠內部人員來完成。但對于大多數用人單位而言,這些工作的有效開展僅依靠自身條件是難以完成的,因而需要借助外部機構的力量,這就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咨詢機構承擔的任務。
咨詢機構的根本任務就是幫助用人單位建立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使其最終通過第三方認證。但用人單位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聘請外部咨詢機構的目的不是將自身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責任轉移到咨詢機構或咨詢人員頭上,咨詢人員僅僅是在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過程中起一個參謀和指導的作用,用人單位的各級管理者仍然需要身體力行地參與并領導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各階段的工作。
為使用人單位順利地完成體系建立的各項工作,按期通過認證機構的認證注冊,必須重視咨詢機構在此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認真進行咨詢機構及人員的挑選。
1.咨詢機構的選擇
對用人單位來說,選擇一個信譽和能力俱佳的咨詢機構無疑會給體系建立工作以及將來順利通過認證帶來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對咨詢機構的服務進行挑選時,首先要核實該機構獲得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咨詢的資格和允許咨詢的業務范圍,該機構在以往咨詢中的水平和信譽,尤其是應該重點考慮該機構是否有一支高素質的咨詢隊伍。
2.對咨詢人員的挑選
鑒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過程的復雜性,用人單位在聘請外部咨詢人員時,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在與咨詢機構或個人就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咨詢工作簽訂合同之前,應同時商定咨詢人員的安排,用人單位應要求對方提供參與咨詢工作人員的名單,并要求其出示資格證書的復印件;
(2)要了解咨詢人員的經歷和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咨詢和認證工作的業績,一個經驗豐富、業務精干、組織協調能力強的咨詢人員(或小組)將會更加富有成效地解決OHSMS建立、運行和認證前期工作中一系列具體問題;
(3)用人單位有權拒絕不適合人員參加咨詢,如出于保密或專業的考慮;
(4)用人單位應在正式咨詢開始前,向咨詢人員就其經營的性質、范圍、規模和所涉及的產品、活動或服務等進行介紹,確保他們對即將建立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有一個總體概念,使其明確咨詢過程中所面監的工作范圍和活動的目標,并為他們完成咨詢任務提供適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
(5)按要求和國際慣例,咨詢人員不能又參與該企業的OHSMS認證工作。
3.咨詢工作的內容
咨詢工作的起點是開展OHSMS標準知識和有關的培訓,與用人單位各級員工進行交流,形成共識,終點是確保所建立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能夠有效地運行,為實現第三方認證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咨詢的全過程中,咨詢機構需指導用人單位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開展建立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普及教育和宣傳貫徹工作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成功實施和有效運行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和承諾,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諾,因此必須統一全體員工的思想,達到齊心協力,自覺貫徹執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達到全體員工積極參與的目的,也為今后工作的開展和溝通建立共同語言。
在標準普及和貫徹過程中,要使全體員工認識到:
①建立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最終實現第三方認證的目的和意義;
②了解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由來和發展趨勢;
③我國目前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的情況;
④OHSMS的特點和基本內容;
⑤與國際上廣泛開展的ISO 9000和ISO 14000標準系列認證的聯系和區別;
⑥如何結合用人單位特點理解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等。
(2)對內審員進行培訓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和正常運行,
需要依靠一支專門的內審員隊伍來開展具體工作,并在咨詢機構的指導下,發揮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①對0HSMS的運行進行監督。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行需要持續地監控,才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這種持續的監控主要是通過內部審核來進行的,而實施內部審核正是依靠這樣一支內審員隊伍,從這個角度上講,內審員的作用就是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起監督員的作用;
②對0HSMS的保持和改進起參謀作用。內審員的工作不僅是通過內部審核發現問題,提出不符合項的理由,而且為受審核方糾正措施的提出、實施、完成及有效性檢驗出謀劃策;
③在0HS管理方面起溝通領導和群眾間的橋梁作用。在內審過程中,他們有與廣大員工進行充分交流和接觸的機會,一方面收集員工和相關方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見、要求和建議,通過管理者代表向上層反映;另一方面又把領導層關于OHS方針、目標和意圖向全體員工進行傳達、解釋和貫徹,起溝通和橋梁作用;
④在外部審核中起內外接口作用。用人單位的內審員常常充當外部審核的陪同人員、聯絡員或觀察員,從中了解對方的審核要求、審核方式和方法,將有關信息反饋給管理者代表或最高管理者,同時也向對方介紹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起著內外接口的作用;
⑤在OHSMS實施過程中起帶頭作用。內審員一般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內審員可帶頭認真執行和貫徹有關的OHSMS標準、管理手冊和工作程序文件,成為貫徹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積極分子。
因此,OHSMS是否有效和完整,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支高素質的內審員隊伍,一般來說,OHSMS內審員必須掌握以下4個方面的知識:
①0HSMS標準及其應用的知識;
②職業健康安全領域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
③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特別是有關的0HS法律、法規知識;
④審核過程中一些國際慣例和習慣做法。
咨詢機構在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進行策劃和設計之前,必須培訓一批合格的內審員,使用人單位依靠自身的人力和資源,完成體系建立的主要工作。
(3)指導企業進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策劃和設計企業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進行體系的策劃和設計。咨詢機構在咨詢活動中需要指導企業開展以下工作。
①制定計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是一項十分復雜、難度較大的工程,對此應該根據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整個體系從培訓、策劃和建立到第三方認證注冊的時間進度,各個環節所需的資源(人力、物力、財力),成立專門的工作班子,并明確分工,落實職責。
②指導用人單位進行初評,制定OHS方針,確定出目標和指標。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現狀進行初始評估,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找出現行管理與標準之間的差距。咨詢中還要根據了解的現狀,合理地進行機構職責的分配以及人力和其他資源的配置。
③確定體系文件結構,列出體系各層次文件清單。
(4)指導進行體系文件的編寫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一個主要特征是文件化,體系的運行活動是依靠大量文件支撐的。一般來講,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分為3個層次,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文件(作業指導書)。如何進行各層次文件的編寫,理順各層次文件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各層次的接口,是咨詢活動的重要內容。
(5)指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試運行 咨詢機構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為使新建立的體系保持適宜、有效和協調,應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試運行階段的工作進行指導,對暴露出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及措施,對如何開展內審和管理評審提出指導性的建議,為迎接外部正式審核,并獲得第三方認證鋪平道路。
(6)協助做好OHSMS認證前的準備工作 一般來說,OHSMS認證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申請認證的辦理、迎接現場審核。咨詢機構應協助選擇合適的認證機構,指導用人單位進行申請認證的辦理。用人單位接到認證機構的現場審核通知書后,咨詢機構應針對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對有關人員進行迎檢培訓,對認證前各項工作的安排提出建設性意見。
上一篇:OHSMS產生的原因
下一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系統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