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審核的作用
(1)獲得作出管理決策所需的信息
用人單位要制定系統的年度、中期和長期計劃,必須要有可靠的信息數據作依據,而可靠的信息、數據或客觀證據可通過審核來獲取。
(2)獲得公正的管理信息
通常,用人單位高層管理者獲取的信息大多是逐級上報上來的,這樣的信息可能有虛假成分、依據這樣的信息做出判斷,就有可能脫離實際,輕則難以實施,重則發生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審核可繞過許多管理層次,以其原貌到達高層管理者手中,真實地展示企業內各部門、人員的運作情況。
(3)真實了解用人單位所處狀況
審核可向管理者提供是否滿足法律、法規、標準以及內外部狀況要求等方面的信息,這有助于管理者了解當前企業真實狀況,通過掌握外部要求信息,還可了解企業目前的競爭狀況及所處的風險程度,從而為下一步工作做好規劃。
(4)增進交往調動積極性
由于審核報告直接遞至高層管理者手中,因而它促進了企業內最高層和最低層間的交往聯絡。通過審核,可增進與各級人員問磋商交流,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已涉足了管理決策,感覺到管理層對他們的建議感興趣,從而提高士氣,調動了各級人員的積極性。如果他們的建議作為審核被采納,則將會使他們感到有更大的義務使之生效。
(5)評定企業設施、工藝狀況和能力
審核有助于獲得對整個企業內實施、工藝狀況及能力的公正評價,可表明預防、維持及監控是如何有效,可揭示設備工藝的先進性、競爭性,資源與時間的有效性,以及員工的素質能力和個體防護情況等。
(6)在事實基礎上評定個人成績
審核能對每一個人的培訓要求、工作的有效性作出公正的評判,這樣可使企業管理層對部下的工作業績作出一準確的評價,從而使年度評定生動多彩,有助于維護和發展有生氣的工作關系。
2.審核的特征
1)系統性
a.審核必須按選定標準、法律、法規及體系文件有組織地進行;
b.審核必須包括對符合性、有效性等方面的驗證;
c.審核應按計劃進行;
d.審核的重點。
2)獨立性
a.審核是一種公正性活動;
b.審核員被專門授權,且與受審核方無直接責任關系;
c.堅持以標準為準繩,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的原則;在不能證明有錯誤的情況下,應認為其是對的;
d.在提不出相佐證據時,應對受審核方使用“無罪推定“的原則。
3.審核的原則
(1)客觀性、獨立性與能力
客觀性指客觀地獲取審核證據并予以評價,以判斷用人單位的體系活動與標準規定要求的符合情況。審核獲取的客觀證據必須要基于事實,決不允許將主觀意見作為結論的依據。
在進行審核時,必須要記住的是:審核的目的是發現事實,而不是發現錯誤,當然,也會發現錯誤,但那也是一個事實,因此,審核是為提供管理信息而進行的發現事實的活動,是對一個企業制定的管理體系在各個方面實施程度和效果的調查。
獨立性是指參與審核的人員,即審核組成員應獨立于被審核的活動,與受審核方無利益沖突,并且在整個審核過程中都應保持公正、客觀、不偏見。
承擔審核任務的人員必須具有勝任審核工作的能力,他既可以是來自企業內部的,也可以是企業外部的,這應由委托方來選定。所以,從企業內部選擇的審核員應與審核主題事項的直接責任人無責任關系。
(2)職業戒律
審核員在實施審核的過程中,應做到“認真、勤勉、朔熟、明斷”。
審核組與委托方之間要充分信賴,并為受審核方保守機密。除非出于法律的要求,否則在沒有征得委托方、甚至受審核方的許可,審核組成員絕對不能將審核過程中獲得的信息或事件,以及最終的審核報告泄漏給第三方。
(3)系統化的審核程序
審核組成員在進行審核時,必須要采用規定的方法和程序,除非審核中出現某種特殊需要,在經各方同意后方可采用其它程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審核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依據確定的目的與范圍來實施
審核目的是實施審核所應達到工作目標,審核范圍是實施審核的工作區間。這皆由委托方在審核前予以確定,并告知審核方。審核組成員應在所確定的審核目的和范圍內實施審核。
上一篇:監視和測量設備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