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體系是石化行業一個新型的安全、環境與健康管理體系,它是通過事前進行風險分析,確定其自身活動可能發生的危害和后果,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發生,來減少可能引起的人員傷害、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危害識別、風險評價以及風險控制是HSE管理體系的核心,風險管理也是HSE管理體系的基本要素。它是首先確定活動、產品、服務中可能發生或曾經發生過的危險,并對這些危險進行評價和分析,從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消減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以減少可能引起的人員傷害、財產損失的有效管理模式。
中石化廣州石化分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石化”)6#液態烴球罐區,用于液化氣儲存的G601#~608#罐均為1976年建造的容積1000m3球罐,受當年制造水平、質量標準和檢測標準所限,這8臺罐先天就存在許多缺陷。如今,國家對壓力容器的管理要求越來越高,檢測標準也越來越嚴格,所以球罐的檢測周期也越來越短,以至球罐檢修由原來的5~6年一修縮短到2~3年一修,甚至是一年一修。根據設計規范,液態烴類球罐的使用壽命是20年,而現有的8臺球罐已運行26年,已是“超期服役”。加之近年來廣州石化所加工的原油其含硫量偏高,進罐區的液化氣其H2S含量時有超標現象,更加重對球罐的腐蝕,可謂“雪上加霜”。在球罐檢修中,技術人員發現罐內裂紋增多、裂紋加長加深,嚴重威脅罐區的安全生產。2003年,該8臺球罐拆除更新項目,共投資達4000萬元,被列入中石化股份公司級重大隱患治理項目開始整改。該工程是廣州石化今年來“邊生產邊施工工程”(以下簡稱“雙邊工程”)最大項目,該項目施工存在生產與施工深度交叉;時間跨度大,從2003年至2005年;節假日及夜間都要進行施工;作業周邊區域易燃易爆物料多;周圍高壓容器眾多;施工場地狹小;施工作業危險程度高;施工人員多、任務重、時間緊等諸多特點,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中毒等各類事故,在這種情況下,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風險管理正是我們所要尋求的方法。它比較科學、系統地規范了施工過程中需要人們遵循執行的安全行為,并為如何消除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類風險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指南。為此,結合罐區施工實際情況和認真落實廣州石化安環部制定的《施工項目HSE管理指引》,期望通過在施工作業中全面落實HSE管理體系的各項要求,進一步規范施工作業及管理,認真開展HSE風險管理,達到無傷害、無事故、無污染的風險管理目標,實現“安全文明”施工,保障正常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