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急計劃編制小組
管理層先委派負責籌建計劃編制小組的人員,精心挑選公司中各種職能的成員,成員在計劃制定和實施中有重要的地位,或可能在緊急事故處理中有重要作用。
計劃編制小組代表來自以下職能:
管理
操作和生產
安全
保衛
工程
技術服務
維修保養
法律
醫療
環境
人事
此外,小組成員也可能包括來自地方社區和地方應急反應委員會代表(例如,消防、公安、醫療、氣象、公共服務和管理機構等),這樣可消除現場計劃與地方應急計劃中的不一致性。同時這樣也可明確緊急事故影響到廠外時涉及的單位和職責。
應急計劃編制小組代表必須直接參與計劃過程的每個階段。也可以要求外部協助,如聘請咨詢員或安全審核小組,特別在沒有計劃經驗或內部技術能力有限時,這是很必要的。
編制小組要選出主席和副主席,定期開會以評價計劃的進展狀況。小組下的各人員也可針對某些專題(例如,一些現場技術問題)先期獨立工作,這些工作不要求小組其它成員立即進行配合。整個小組應該不斷更新來自下面成員的研究結果和解決方案。小組應該定期開會,在初步計劃編制完成后,會議應該減少。這些會議目的在于更新計劃和它的實施程序,確定日程和評價培訓演習。
2計劃編制小組的目標和任務
簡單講,計劃小組的主要目標是制定反應計劃。可是計劃小組更深層次的目標在于:
發現和預測任何可能出現緊急事故的類型和程度;
制定緊急狀態時的反應行動,以提高準備程度;
確保企業在緊急情況下,做到準備充分和通訊線路和程序暢通,從而保證決策和反應過程有條不紊;
保證人員進行培訓和演習,定期更新計劃和重新評價其有效性。
計劃小組的任務可分為三大類:信息收集和評價、應急反應能力研究和應急計劃編制。
2.1信息收集和評價
計劃編制小組的首要任務就是收集所有計劃制定的必要信息。小組應提出如下問題(但不必只限于這些):
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故?
這種事故的后果如何?(要包括現場和廠外的)
這類事故是否可預防?如果不能,會產生什么級別的緊急情況?
會影響到什么地區?
如何報警?
誰來評價這種緊急情況?根據什么?
如何建立有效的通訊?
誰負責做什么?什么時間?怎么做?
目前具備什么資源?
應該具備什么資源?
如有可能,可得到什么樣的外部援助?如果這樣,怎么得到?
這些問題是制定應急計劃過程中的分析部分。在初始階段,計劃小組應辨識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故場景,評價現有資源,包括人力、物資和設備。計劃初期小組的工作可分為三部分:
危險評估、后果分析和風險評價;
辨識人員和職能;
辨識需要的資源
這些部分,以后要詳細討論。
2.2應急反應能力研究
根據最可能發生的事故場景,小組可以確定出不同緊急情況下相應的反應行動。據此小組可回答以下問題:
在緊急情況下誰該做什么,什么時候,怎么做?
整個應急過程由誰負責?管理結構應該如何適應這樣情況?
如何通報緊急情況?誰負責通知?
可獲得那些外部援助?什么時候能到達?
在什么情況下廠內和廠外人員應該進行安全避難或疏散?
如何恢復正常操作?
這是計劃編制過程中的綜合部分,是在前面分析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的研究。
2.3應急計劃的編制
小組現在可以編寫正式的計劃了。不考慮計劃的定期更新和修訂,計劃編制是初次計劃過程中的最后一部分。計劃應當簡明,便于人員在實際緊急情況下使用。計劃的主要部分應當是整體應急反應策略和應急行動,具體實施程序應放在計劃附錄中詳細說明。另一方面,計劃應有足夠的靈活性,以適應隨時變化的實際緊急情況。前面所提到的問題的所有結論和解決辦法應縮減為一個簡單明了的文件,便于評價和使用。
除了這些以外,計劃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是計劃應包括至少六個主要應急反應要素。它們是:
工業應急資源的有效性、組織和利用
事故評估程序
指揮、協調和反應組織的結構
通報和通訊聯絡程序
應急反應行動(包括事故控制、防護行動和救援行動)
培訓、演習和計劃保持
根據工廠的規模和復雜程度不同,應急計劃也存在各種形式。計劃小組的另一個任務是使總體計劃的格式應用于每個工廠的具體情況。最后小組應確定出如何保證計劃更新;如何進行培訓和演習。根據計劃格式,可以把一些條款放在總體內容中,或放在附錄中。
計劃過程不是單獨、短期的行為,它是整個應急準備中的一個環節。良好的計劃應該不斷進行評價、修改和測試。
上一篇:應急設備的維護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