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GB/T28001:2001標準、GB/T24001:1996標準,公司《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的要求和公司對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的識別內容,結合項目實際,確定為本項目上的特定緊急情況有:火災、墜落食物中毒、制定應急計劃。望各部門相關人員按計劃執行。
防火應急計劃
一、指揮部防火管理小組
組 長:李玉潔
組 員:張養民 李魏來 李廷良 任文斌 曹雪平 楊光偉 張 昭 催雙杰 李 毅
朱有全 李 娟 何全舟 劉 鎮 陳立龍 劉楚輝 丁曉斌 唐立新 朱福壽 胡國俊 尚超話 王云明 胡 蓉
二、組員分工及職責:組長李玉潔全面負責此項工作;李魏來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檢查和監督;張養民負責發生事故所需的資金保證;滅火組: 李廷良 任文斌 楊光偉 張 昭 催雙杰; 通迅聯絡組: 曹雪平 胡 蓉 李娟 李 毅 朱有全;疏散引導組:何全舟 劉 鎮 程立龍 劉楚輝 丁曉斌 ;救護組:王云明 唐立新 朱福壽 胡國俊 尚超話。
三、應急可能發生的地點、原因、性質和后果、應急設備、設施以及應急措施:
火災可能發生的地點、原因、性質和后果:
火災事故,可能發生的主要地點:辦公室、宿舍、食堂和施工現場。
原因:辦公區和宿舍主要是抽煙不注意或電引起失火造成 ;食堂主要是用電和煤氣灶使用不當引起火災;施工現場(包括臨時宿舍)主要是電線短路、電焊、吸煙、物體碰撞及其它外界火源。
性質和后果:導致火災事故,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失。
應急設備、設施及其配置要求:
辦公區、職工宿舍、食堂、施工現場主要部位均配置足夠的消防設施,如滅火器、消防砂、消防鏟、灑水車、集水池等、同時應對消防設施進行經常性的檢查,以保持完好,每年組織定期應急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火災事故,能及時勝任。
火災發生的應急措施:
火災發生后,現場人員應及時上報應急管理小組(義務消防組),管理小組人員趕赴現場后,按分工各負其責、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滅火組:負責滅火、破拆和火場供水等直接撲滅火災的任務;通迅組:負責向公安消防隊報告火警、火場通迅聯絡、看守電話以及上報火情、下傳命令等通訊聯絡任務,同時報告主管領導和公司安質部,必要時通報當地駐軍、衛生部門和友鄰單位; 疏散引導組:組織人員疏散,疏散人員時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搶救組:負責救人、疏散物資等任務,實戰中要與滅火組緊密配合,共同作戰。如果有人員受傷亡,立即送附近醫院進行搶救,確保人員的安全。
四、事故調查、處理方法;
事故發生后,應急管理小組成員與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共同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調查,對事故的調查處理,應本著: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的“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事故的調查處理應本著對單位、對員工和事故責任人負責的原則,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及時準確、秉公執法。
墜落應急計劃
一、指揮部防止墮落管理小組:
組 長:楊 普
組 員:張養民 李魏來 李廷良 楊光偉 任文斌 張 昭 催雙杰 李 毅
朱有全 李 娟 何全舟 劉 鎮 陳立龍 劉楚輝 丁曉斌 唐立新 朱福壽 胡國俊 尚超話 王云明 胡 蓉
組員分工及職責:組長楊 普全面負責此項工作;張養民負責發生事故所需的資金保證;指揮組: 李魏來 李廷良 任文斌 楊光偉 李廷良 任文斌 曹雪平 楊光偉 張 昭 催雙杰; 通迅聯絡組: 丁曉斌 王云明 唐立新 朱福壽 胡國俊 尚超話 李 毅 朱有全。
二、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原因、性質和后果:
墜落事故可能發生在施工現場橋梁施工中墩臺身、架梁、橋面系等過程、路塹施工刷坡過程等;
原因可能違反操作規程、安全防護設施不到位或不完善;
性質和后果:將高處墜落,造成傷亡事故。
應急所需設備、設施及其配置要求:
配備單架,同時聯絡組應與當地附近醫療單位聯系,選取定點醫院并保持聯絡,以便事故發生時能及時得到處理。
三、事故發生的應急措施:
若發生墜落事故,應及時報管理小組(指揮組),指揮組:負責協調工作;管理小組人員按分工各負其責的開展工作。通迅聯絡組:負責各方面的聯絡任務,積極配合救護組要求的聯絡工作,如附近醫療部門等,同時報告主管領導或公司主管部門;救護組:組織人力進行搶救,視情況將傷員立即送往當地聯系的定點醫療部門,或請求醫療部門到現場進行搶救,確保人員生命安全。
四、事故調查、處理方法;
事故發生后,應急管理小組成員與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共同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調查,對事故的調查處理,應本著: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的“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事故的調查處理應本著對單位、對員工和事故責任人負責的原則,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及時準確、秉公執法。
火 工 品 爆 炸應急計劃
一、指揮部防火管理小組
組 長:李玉潔
組 員:張養民 李魏來 李廷良 任文斌 曹雪平 楊光偉 張 昭 催雙杰 李 毅
朱有全 李 娟 何全舟 劉 鎮 陳立龍 劉楚輝 丁曉斌 唐立新 朱福壽 胡國俊 尚超話 王云明 胡 蓉
二、組員分工及職責:組長李玉潔全面負責此項工作;李魏來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檢查和監督;張養民負責發生事故所需的資金保證;滅火組: 李廷良 任文斌 曹雪平 楊光偉 張 昭 催雙杰; 通迅聯絡組: 曹雪平 胡 蓉 李娟;疏散引導組:何全舟 劉 鎮 程立龍 劉楚輝 丁曉斌 ;救護組:王云明 唐立新 朱福壽 胡國俊 尚超話 李 毅 朱有全。
二、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原因、性質和后果:
地點:發生在施工現場運輸、貯存、使用過程。
原因:管理和使用不當、違規操作等。
性質和后果: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
應急所需設備、設施及其配置要求:滅火器、消防砂、單架
三、事故發生的應急措施:
若發生火工品爆炸事故,應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時報管理小組(指揮組),指揮組:負責協調工作;通迅聯絡組:負責各方面的聯絡任務,積極配合救護組要求的聯絡工作,如附近醫療部門等,同時報告主管領導或公司主管部門;疏散引導組:組織人員疏散,疏散人員時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救護組:組織人力進行搶救,視情況將傷員立即送往當地聯系的定點醫療部門,或請求醫療部門到現場進行搶救,以確保人員生命安全。
四、事故調查、處理方法;
事故發生后,應急管理小組成員與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共同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調查,對事故的調查處理,應本著: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的“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事故的調查處理應本著對單位、對員工和事故責任人負責的原則,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及時準確、秉公執法。
機械、車輛傷害和交通事故
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原因、性質和后果:
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施工現場和運輸過程。原因:違規使用和操作 、不可預見。性質:嚴重。后果:造成人身傷亡等事故。
應急所需設備、設施及其配置要求:單架。
事故發生的應急措施:
若發生機械、車輛傷害或交通事故,應及時報管理小組(指揮組),指揮組:負責協調工作;通迅聯絡組:負責各方面的聯絡任務,積極配合救護組要求的聯絡工作,如附近醫療部門等,同時報告主管領導或公司主管部門以及當地交警部門;救護組:組織人力進行搶救,視情況將傷員立即送往當地聯系的定點醫療部門,或請求醫療部門到現場進行搶救,以確保人員生命安全。
四、事故調查、處理方法;
事故發生后,應急管理小組成員與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共同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調查,對事故的調查處理,應本著: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的“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事故的調查處理應本著對單位、對員工和事故責任人負責的原則,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及時準確、秉公執法。
油 品 泄 漏
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原因、性質和后果:
地點:油品泄漏可能發生在油品存放區,或機械運作的時候。
原因:油品管理不當;機械操作人員平時對機械保養維修不及時;加油設備出現故障。性質和后果:油品泄漏大則會引起火災、機械失控等。造成經濟損失,小則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污染環境。
應急所需設備、設施及其配置要求:
在油品存放區安置安全防護用品,如滅火器、防火砂、防火鏟等。
事故發生的應急措施:
一旦發生油品泄漏事件,現場人員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及時上報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領導小組人員接到報告后,各成員要迅速上崗,共同來實現應急計劃。如通迅聯絡組成員要及時通知指揮組和救護組,如引發火災,需外方協作時應及時通報當地消防部門、醫院,衛生部門和友鄰單位,并按項目項目制定的防火應急計劃開展工作。如果油品是因為加油設備出現故障而泄漏,馬上調遣維修人員查找原因,制止油品的繼續泄漏,并對已泄漏的油品用土進行掩埋,同時要制止在此區域抽煙以及干一些誘發火災的事情。
四、事故調查、處理方法;
事故發生后,應急管理小組成員與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共同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調查,對事故的調查處理,應本著: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的“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事故的調查處理應本著對單位、對員工和事故責任人負責的原則,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及時準確、秉公執法。
中 暑
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原因、性質和后果:
地點:施工現場或辦公區(由于辦公區為臨時設房,條件較差)。
原因:溫度較高;
性質和后果:造成施工人員輕度或重度中暑。
事故發生的應急措施:
發生中暑后,首先按防暑、中暑急救常識實施現場搶救,若嚴懲昌,需用車輛送往急救中心搶救的應及時報告應急管理小組(指揮組),小組人員按分工各負其責。指揮組:負責協調工作;通迅聯絡組:負責各方面的聯絡任務,積極配合救護組要求的聯絡工作;救護組:負責組織人力進行搶救,搶救的方法送定點醫院,或請醫療人員到現場搶救等,確保人員生命安全。
食 物 中 毒
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原因、性質和后果:
地點:食物中毒可能發生于食堂。
原因:可能是櫥具、灶具的不清潔,購買發霉、變質等食品,蚊蠅傳播,炊事人員的健康衛生、就餐人員的餐具及外購食物等,都有可能是易發性食物中毒源。
性質和后果:將會導致人員生命健康受到危害。
事故發生的應急措施:
發生食物中毒后,應及時報告應急管理小組(指揮組),小組人員按分工各負其責。指揮組:負責協調工作;通迅聯絡組:負責各方面的聯絡任務,積極配合救護組要求的聯絡工作;救護組:負責組織人力進行搶救,搶救的方法送定點醫院,或請醫療人員到現場搶救等,確保人員生命安全。
四、事故調查、處理方法: 事故發生后,項目部要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調查,對事故的調查處理,應遵守 “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同時要通過有效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
聯系電話及當地有關部門聯絡電話見附后:
上一篇:墜落應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