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撥打火警電話
當您發現火災時,應及時報警,牢牢記住火警電話“119”。報警時要講清著火地點所在的區縣、道路名稱、房屋住宅門牌號、報警人姓名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嚴禁假報火警,假報火警屬于擾亂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違法行為,會受到警告、罰金、行政拘留等處罰。
注意事項
火災發生時,被困人員應該沉著冷靜,設法采取一些措施進行自救。
火初起時,除立即報警、積極撲救外,應設法疏散物資,尤其是貴重物資和易燃易爆物品。但當火勢猛烈,已無法搶救時,則應迅速離開火場。
人員從起火房間撤離后,要立即關閉起火房間的門。多數單個房間的小火就是因為打開了房門導致小火迅速蔓延,釀成火災的。
在著火期間不要重返房間或建筑物,火被撲滅后進入房間或建筑物要謹慎。
熟悉周圍的環境
外出旅游或出差住進飯店,要閱讀客人須知,知道有關規定,哪些行為不能做。查看防毒面具在何處并閱讀使用方法。按照門后貼的逃生路線圖實地走一遍,觀察一下何處有滅火器材,何處有消火栓,防火門在哪里,疏散樓梯在哪里。這種細心是很必要的,養成習慣,有備無患。在一起賓館大火中,起火層有位日本客人叫岡本立雄,他在住進賓館時,進房前先在門口看了看消防通道,發現北頭有亮光,認定那便是疏散口。當夜賓館起火,岡本立雄出了房門穿過濃煙徑直往北安全出口摸去,得以逃生。
幾種常見滅火器
目前我們常見的滅火器有水系滅火器、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滅火器按移動方式又分為手提式、推車式、懸掛式和投擲式等。以下介紹兩種常用滅火器:
干粉滅火器使用方法:干粉滅火器使用前,應先把滅火器上下顛倒幾次,使筒內干粉松動。撲救固體火災時,應使噴嘴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左右掃射,并盡量使干粉滅火劑均勻地噴灑在燃燒物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撲滅。因干粉的冷卻作用甚微,滅火后一定要防止復燃。
適用范圍:碳酸氫鈉干粉(俗稱BC)滅火器適用于撲救易燃、可燃液體、氣體和帶電設備的初起火災;磷酸銨鹽干粉(俗稱ABC)滅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幾類火災外,還可救固體物質的初起火災,但干粉滅火器都不能撲救輕金屬燃燒的火災。
二氧化碳滅火器使用方法:先拔出保險栓,再壓下壓把(或旋動閥門),將噴口對準火焰根部滅火。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時最好戴上手套,以免皮膚接觸噴筒和噴射膠管,造成凍傷。如果電壓超過600伏,應先斷電后滅火。
適用范圍:適用于易燃、可燃液體、精密儀器儀表、貴重設備、圖書檔案工藝品、陳列品等的初起火災的撲救。撲救棉麻、紡織品火災時要注意防止復燃,不可用于輕金屬火災的撲救。
培養健康逃生心理
水火無情,人們在此狀況下的應激反應具有明顯的片面性和不適應性,這就必然帶來逃生中的心理誤區,培養健康的逃生心理,主要方法如下:
1.培養應付突發事件的心理素質,訓練在混亂狀態中盡快適應的心理品質。這項工作從孩子時就應著手教育,學校、家庭、社會都有義務對其進行培養訓練。
2.樹立良好的消防防范意識。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無論進入或居住哪一棟建筑物,都應該對此有所考慮和準備,設計好起火后的逃生方案。
3.培養冷靜、遇事不慌的個性品質。遇到危險的時候不驚不慌,才能讓思維符合邏輯,判斷正確。應付火災需要這樣的心理品質,往往數秒鐘的時間,就是生與死的分界線,而逃生的最主要素質便是冷靜地選擇和判斷。
積極采取互救措施
1.受災者間的互救 在火災發生時敲別人的門,喊“著火了”,在疏散途中,扶老攜幼,允許走廊里被困人員到自己房間避難等。
2.協助受災者疏散 服務人員迅速打開樓梯間的門和打開鎖著的樓梯,幫助受災者盡快離開樓梯。
3.消防隊到場的救助 在室外濃煙滾滾的情況下,勸告受災者留在原房間內,不要開門;在有防火分隔的建筑物中,先水平疏散至安全區域,再垂直疏散離開建筑物;當樓梯已被大火封鎖,受災者不能直接到達地面,可協助受災者先到達屋頂或陽臺,再通過樓房的屋頂或其他陽臺到達地面。
4.對欲縱身跳樓者的救助 首先要及時地用高音喇叭喊話,堅決制止悲劇的發生。為防備萬一,事先要拉開“救生網”或將大衣、被褥、帆布等急速拉開,形成救生網。無網時,在跳樓者接近地面的一瞬間,用雙手或肩猛力將其側向推擋,以減少下墜沖力,避免重傷或死亡。
自救逃生的16種方法
1.棉被護身法 用浸濕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蓋在身上,確定逃生路線后,用最快的速度直接穿過火場并沖到安全區域,但千萬不能用塑料雨衣作為保護;
2.毛巾捂鼻法 火災煙氣具有溫度高、毒性大的特點,其蔓延速度是人奔跑速度的 4至8倍,人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火災中死亡人員百分之八十是由于吸入有毒氣體或窒息死亡,因此在疏散中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溫及過濾作用;
3.匍匐前進法 由于火災發生時煙氣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過程中應盡量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進;
4.逆風疏散法 應根據火災發生時的風向來確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場上風處躲避火焰和煙氣,同時也可獲得更多的逃生時間;
5.繩索自救法 家中有繩索時,可直接將其一端拴在門、窗框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手腳并用,腳成絞狀夾緊繩,雙手一上一下交替往下爬,并盡量采用手套、毛巾將手保護好,防止順勢滑下時脫手或將手磨破;
6.被單擰結法 把床單、被罩或窗簾等撕成條并擰成麻花狀,如果長度不夠可將數條床單等連接在一起,按繩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墻爬下,但要切實將床單等扎緊、扎實,避免其斷裂或結頭脫落;
7.管線下滑法 當建筑外墻或陽臺邊上有落水管,電線桿、避雷針引線等豎直管線時,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時應注意一次下滑的人數不宜過多,以防逃生途中因管線損壞而致人墜落;
8.竹竿插地法 將結實的竹竿,晾衣桿直接從陽臺或窗口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層平臺,兩頭固定好以后順桿滑下;
9. 樓梯轉移法 當火勢自下而上迅速蔓延將樓梯封死時,住在上部樓層的居民可通過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頂,轉移到另一人家或另一單元的樓梯進行疏散;
10.攀爬避火法 通過攀爬至陽臺、窗臺的外沿及建筑周圍的腳手架,雨篷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勢,樓層較高時避免使用此法;
11.搭“橋”過渡法 可在陽臺、窗臺、層頂平臺處用木板較堅固的物體搭至相鄰單元或相鄰建筑,以此作為跳板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區域;
12.毛毯隔火法 將毛毯等織物釘或夾在門上,并不斷往上澆水使其冷卻,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入,從而達到抑制火勢蔓延,延長逃生時間的目的;
13.衛生間避難法 當實在無路可逃時,可利用衛生間進行避難,用毛巾塞緊門縫,把水潑在地上降溫,也可躺在放滿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萬不可鉆至床底、閣樓、衣櫥等處避難,因為這些地方可燃物多、容易聚集煙氣;
14.火場求救法 首先蹲著比站著呼救效果好,一是可以將聲音向四周擴散,二是可以防止濃煙的危害,不至于因為被嗆而無法呼救;其次如果聲音實在不易被人聽見,白天可以揮動鮮艷的衣衫、毛巾等,晚上可用點燃的物品、手電等發光物,傳達出呼救信號;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向樓下扔花盆,水壺等聲響大或惹人注意的東西,敲打一些可產生較大聲響的金屬物品等辦法,引起救援人員注意;
15.跳樓求生法 不是萬不得已,切勿選擇跳樓,若無條件采取其它任何措施自救并得不到救助,煙火緊逼、時間緊迫,實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才可選擇跳樓逃生。如果消防隊員準備好了救生氣墊,要四肢伸展,對準墊上的標志跳下;如果沒有氣墊,應先往地面上扔些被子等物,然后穿上棉衣褲再跳,以起到緩沖作用。如有可能,要盡量抱些棉被,沙發墊等松軟物品或打開大雨傘跳下;看看周圍樓房是否有水池、軟雨篷、大樹、草地、沙灘等物體或建筑,以便借助它們緩沖一下。跳的方法也要注意,先用手拉住窗臺底部,身體下垂,自然落下,這樣離地面高度可以減少,而且常常是雙腳著地,安全得多。三層以上或高層建筑,在沒有任何安全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最好不要采取跳樓的方法;
16.高層避難法 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一般的滅火裝備難以實施救助,因此高層建筑主要依靠其自身的避難結構實現滅火和逃生,避難設施是高層建筑安全疏散的一個重要部分,F代高層建筑避難設施包括避難層或避難間、避難梯、避難袋以及屋頂直升飛機停機坪等。其中主要的是避難層和避難間。我國規定:高度超過100米的公共建筑,每隔15層應該設置避難層,同時樓層里還要設置避難間,并要符合防火要求和安全要求,配置消防專線電話、應急照明、防煙設施和消火栓等專有設備;
另外,火災發生時,千萬不要乘坐電梯。電梯井直通大樓各層,煙、熱、火很容易涌入,在熱的作用下會造成電梯失控或變形,煙與火的毒性或熏烤可危及人的生命,所以火災時千萬不要乘坐電梯。消防電梯僅供消防隊使用,但也不是萬無一失的。
上一篇:司機該如何快速處理交通事故
下一篇:怎樣安全使用焊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