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大安全”理念在基層班組的落地?如何全力確保企業安全穩定和諧的良好局面?筆者從充分認識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理念出發,結合所在企業工作實際,淺析了安全理念如何落地基層的有效途徑。
1. 充分認識“安全理念”
1.1 核心是“以人為本”
“相互關愛、共保平安”,國家電網公司從“關愛企業、關愛他人、關愛自己、關愛家庭、關愛社會”思想出發,提出了確保電網安全、員工平安、企業穩定、社會和諧的安全理念。這是公司系統在實現企業宗旨、履行企業使命而進行的長期管理活動和生產實踐過程中,積累形成的全員性的安全價值觀,并不斷深化,形成了“大安全”理念。其核心是“以人為本”,并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充分運用。
首先,領導層務必要以身作則,切實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并堅持定期走基層、走現場,及時了解企業職工的精神與思想狀態、訴求與不滿,且不僅要及時處理職工反饋的關于生產環節與企業建設的意見,更要注意并幫助解決職工生活中的困難。這主要是因為,基層的工作人員常常處在生產一線,不僅工作重復、單調,而且所擔負的責任巨大,任何操作都不能疏忽,且要時刻警惕可能發生的事故與危險,造成職工心理壓力沉重,長期倒班工作,極易引發事故。如何讓一線員工能夠警惕安全,情緒穩。武隆供電公司啟動了“根在基層,走進一線”和“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等活動。各級干部走進班組、站所,與員工談心、交流,親身體驗一線工作甘苦,了解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難處,從感情、行動上貼近員工,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其次,應對全體職工定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適時減輕職工心理負擔,并盡力改善工作環境,營造一個更加人性化、健康化、和諧化、安全化的工作氛圍,切實做到以人為本。
1.2 安全理念的內涵
企業能不能實現安全生產,往往并不在于這個企業有沒有先進的安全理念,而在于這個企業的員工能不能把先進的理念自覺化為行動,努力追求行為與理念的水乳交融。因而,從一定程度上講,安全思想觀念的樹立是實現安全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安全理念的基本功能就在于讓員工把握安全生產的理念并將這些理念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
1.3 教育和引導作用
讓安全理念落地,就是要通過堅持理念的作用,讓職工意識到自己對安全生產的責任和義務,認識到自己安全生產的道德約束力。從而自覺參與安全生產管理,確保安全生產制度的完善和真正發揮作用,變制度的被動約束為主動約束,變被動安全生產為主動安全生產,從而確保各種安全隱患及時消除,安全生產環境由被動優化變為主動優化,變安全事故頻發為安全事故為零。
只有員工自己重視了安全生產,只有員工牢記了安全生產制度,只有員工自覺按照生產安全操作規程一絲不茍地開展工作,崗前充分準備,崗上高度重視,思想不麻痹、預防為主體、操作不違章、安全保障才能落到實處。要讓員工成為安全生產的自我保護平臺,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就必須避免總是把員工當成安全教育對象、總是讓員工被動作為教育受體的做法,而應該讓員工作為安全教育的主體,讓他們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醒自己、自己關愛自己、自己尊重自己,企業的教育是必須的,但員工的自我教育更重要。我們有必要形成企業教育員工、員工教育員工、員工教育企業的安全生產思想教育的互動局面。
2. 樹立“安全第一”觀念
多年來,公司系統下了很大精力和氣力抓安全,但各類事故仍然時有發生。分析各類事故發生的背后,盡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原因,還在于“安全第一”的思想并沒有深人人心,還在于遵章守紀并沒有形成一種群體的自覺行為。而要改變這種狀況,根本的還是要用文化的力量去解決,通過安全理念的內化來實現,使“相互關愛、共保平安”成為員工的內在需求,成為員工家庭幸福的源動力。一起事故對一個企業來說,可能是幾千分之一、幾萬分之一的不幸,但對于一個員工和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因此,要做到“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動搖,堅持以人為本,把“人的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把員工群眾的利益作為安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我們必須帶著感情抓安全,帶著責任抓安全,扭住安全不動搖,正確處理好安全與效益、安全與任務、安全與家庭、安全與法律的關系,從而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根植到心靈深處。
2.1 強化安全制度建設
如何保障“大安全”理念的落地?這要求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貫穿到安全生產全過程,變成持之有據、可操作性的長效機制。嚴格執行各級各類安全生產規定,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在安全管理中的責任,形成責權分明、運作有序、互相支持、互相保證的安全責任體系,從而把安全責任落實到生產過程的每一個崗位和環節。二是要強化問責意識,牢記“隱患險于明火”,超前主動抓安全,突出“結合部”,盯住問題,強化“發現不了問題可怕,解決不了問題可悲,不去解決問題可恥”的問責意識,做到關鍵作業有聯防、關鍵崗位有監控、關鍵時間有人盯、關鍵地點有防范,確保安全隱患得到全方位、多角度、超前性控制,從而把各類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使安全責任的理念成為推動安全管理的一支“看不見的手”,使員工自覺地承擔相應的安全責任,實現安全生產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轉變。
2.2 營造安全和諧環境
安全理念要營造氛圍,必須突出人格化點滴滲透,才能形成強勢,實現宣傳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一是在安全輿論引導上滲透。一方面,著力加強安全目標和典型的宣傳,要注意把企業安全目標與員工個人利益結合起來,使員工明確,實現了安全目標,企業才能有發展,自己才能得實惠,家庭才能有安寧。安全典型是安全理念的人格化,要弘揚正面典型,宣傳各級員工轉變作風發揮表率作用的事跡,宣傳形之有效的安全操作法,宣傳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做出優異成績的“安全品牌”,使廣大員工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特別是注意宣傳導向,體現人文關懷,不要宣傳不顧員工個人、家庭的安危,帶病堅守崗位,一心撲在工作上的所謂“舍小家、顧大家”的先進事跡。另一方面,還要利用多種形式強化反面案例教育,及時通報違章違紀現象,及時反映安全生產中的隱患,及時報道各種傾向性問題,使事故案例成為安全宣傳教育的活教材。二是宣傳載體和方式上滲透。要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聰明才智,通過文藝活動,創作安全漫畫,征集安全警語、崗位格言、安全生產辯論會等形式,傳播安全理念,聚焦安全問題,深化安全觀念認同。
“短期安全靠運氣,中期安全靠管理,長期安全靠文化”,一個良好的安全氛圍可以確保一個長時期的安全穩定。以武隆供電公司為例,2012年年初,該公司鞏固、推廣以“嚴‘明規章’、細‘化措施’、實‘化責任’、穩‘控風險’、準‘履職責’、狠‘查違章’”為核心的六字安全工作法,指導各級人員規范安全管理行為,標準安全操作行為,統一安全目標,同化安全思想。進一步細化安全生產“唱讀講傳”活動,推廣安全“三字經”,將“相互關愛、共保平安”理念落實到實際。通過安全宣教和文化滲透,培塑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思維和安全行為,形成共同的安全理念、安全目標、安全標準、安全行為規范和安全品牌形象,此外,深入開展親情愛心監督活動,組織一線員工及其家屬開展安全座談,簽訂“安全承諾”,邀請家屬到作業現場慰問等活動,通過“賢內助”吹好安全風,敲響安全鐘,用親情呵護安全,營造了安全生產的濃厚氛圍。
下一篇:略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