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15年前剛剛參加工作,在第一次踏進電廠大門時,映入眼簾的是8個大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至今,這個場面我還記憶猶新,因為正是這8個字讓我漸漸明白了安全在一個企業中的重要性,更明白了安全對員工個人及家庭的深刻含義。注重安全管理,就是企業以人為本的核心所在。
最近一段時期,全國范圍內發生了多起不安全事件。看到國家的財產和人民的生命在瞬間就煙消云散,凡有社會責任感的人無不震撼、無不頓足。
在電力系統工作了15年,可以說也切身體驗和經歷了一些事情,有些經歷簡直就是刻骨銘心。1994年,我剛剛參加工作,在學校的那種學生氣還沒消退,也就是說還沒很好地適應生產現場的安全管理。記得我和班組的其他師傅進行6千伏廠用電二次線清掃工作時,我感覺到現場很熱,于是就不自覺的把安全帽摘了下來繼續工作,這時恰巧安監人員檢查,嚴肅批評了我。當時我很不服氣,還說了些讓安監人員難以接受的過頭話。然而,就在不到1個月后,我正在參加主控樓改造的電纜敷設任務,那天風很大,在我經過主控樓時,一塊玻璃被風刮下,不偏不斜落在我的頭上,給我的安全帽劃了一道深痕……還好,有驚無險。這讓我一下子想起1個月前和安監人員理論時的情景,我終于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意識到了安監人員的嚴格管理是對自己的關愛。
所以說,企業注重安全是最大的以人為本。2009年6月,是第八個“全國安全生產月”,“關愛生命、安全發展”的主題時刻提醒我們:生命的存在是進行生產勞動的根本,安全是發展的前提。因此,結合實際,我對搞好企業的安全工作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1、安全是企業最大的政治。作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支柱型能源企業,電力企業擔負著在安全管理上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企業不管哪一級的主要負責人,都應該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國家把成千上億的國有資產、成千上萬的員工交給了我們,我們豈能掉以輕心地面對安全生產呢?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不論經營生產業績如何突出,如果在安全生產上事故頻發,那就無法去談經營業績,國家和老百姓也不會認同這樣的業績。
2、企業的安全管理重在落實、重在執行力。安全管理不是幾份紅頭文件,更不是幾次會議的“表面文章”,安全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是基石。相對于發電企業來說,安全管理的落腳點就是風廠,就是班組,就是每一位員工。好比班組和員工是組成企業的細胞,每個細胞的健康狀態直接影響著企業這個大的肌體,一個細胞的腐敗或者染病,就會逐步毀掉整體。班組的安全管理總結來說,就是目前正在大力倡導的“三講一落實”理念。開工前班組負責人是否進行了危險點分析、是否制訂了可靠的防范措施、制訂的防范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實,都是基本的安全話題。可以說,各級人員的安全管理執行力是關鍵。很多的事故教訓都往往說明僥幸心理和無謂的疏失是最大的禍首,違章九十九次都沒問題,不代表第一百次不出問題;流傳幾代的作業習慣也不一定就是科學合理的,所以,預防和杜絕事故必須從企業的細胞做起,只有這個基礎夯實了企業才會安全穩定。
3、大力倡導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文化。安全管理是人文管理,有的人一提到安全管理就會想到戴安全帽、系安全帶,就會想到考核罰款,就會想到老生常談的安全教育,其實這些只是安全管理的一小部分,其最終目的是讓“安全”這兩個字在每個人的心里生根發芽。強迫式的安全管理是“要我安全”,而春風化雨的安全管理能夠使人“我要安全”,這種安全意識的轉變,需要一種文化力的支撐。
安全是一種文化,是每個成功企業都不可缺失的;安全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關愛,是每一個生命不可撼動的尊嚴。成功的企業都以人為本,成功的企業都會注重安全。同樣,安全也會給企業插上一雙成功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