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生產事關供電人的根本利益,關系到電力企業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安全是一種管理,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延伸與擴展,“一流企業靠文化”。企業安全生產必須以人為本,本文從完善安全管理體制,強化員工安全意識,安全預防手段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安全文化建設的內容,通過運用創新管理手段,實現了安全生產。
關鍵詞:管理;安全文化建設;安全生產
一、企業安全文化的定義
企業安全文化,它是企業在長期安全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識塑造且又為全體職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識、安全作風和態度;是一種企業安全進取精神。建立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管理機制及行為規范是企業的安全生產奮斗目標。電力企業安全文化主要表現為企業的安全氛圍、安全理念,員工的安全意識。
二、完善安全管理體制,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電網安全穩定是公司的生命線,貫徹落實“南網方略”,公司圍繞“三個體系一個機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體制。安全生產實行標本兼治,考核有依據、獎懲有標準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體系以各級行政正職為安全第一責任人;以安全風險共擔為原則,層層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獎懲分明;在基層班組安全管理中強化“在現場人人都是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觀念。為促進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公司組織安全生產會議:部門每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例會,每年開展一次安全大討論;班組每周開展一次安全活動;督促落實安全生產措施計劃的執行情況和協調布置下一步安全生產的重點工作。公司的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安監部,生產部門配置安全專責,班組設有安全員,層層把關,及時發現有違章作業和不安全生產因素,并及時制止向上級匯報。
開展基于風險管理的安全性評價工作(簡稱安評),它是綜合運用安全系統工程方法,對系統的安全性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確認系統發生危險可能性及嚴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控制措施,減少和避免事故的發生。它是電力企業采取超前控制措施的重要方法之一。安評分為班組自查、部門自查、市局自查和專家查評。班組建立安評檢查問題整改臺帳,對整改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協調解決。實踐證明:安評工作的開展,有力地促進了公司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
建立績效考核制度,體現為績效激勵與薪酬掛鉤。安全生產在績效重要考核指標中權重最大。不發生人身、電網、設備事故做為績效考核的重要考核指標之首。從而激發了基層員工在安全工作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安全工作做為考核干部的主要指標,實施“安全一票否決制”,發生事故的部門對負主要責任的干部免職。
制定南網安全生產工作獎懲等規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獎懲分明。將自覺培養安全意識與自身效益掛鉤,創新采取風險抵押金考核、對在安全生產現場中預防事故發生,發現設備缺陷、人員違章現象的個人予以獎勵等一系列舉措。對發生事故的責任人予以懲罰。在班組,公司對千次操作無差錯、百次無差錯工作票的員工予以獎勵。
三、強化員工安全意識
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的關鍵在于人,具體體現在人的安全意識、工作責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護能力上。其中,安全意識尤其重要,安全意識的強弱對安全生產有直接的影響。因為電力設備的缺陷、作業環境中的事故隱患,歸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時發現和處理,而人的行為又是受思想意識支配的。安全意識強的人,必然會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正確地作業;反之,安全意識淡薄的人,則往往忽視安全、違章作業,導致事故的發生,必須把培養職工樹立牢固安全意識作為安全文化建設的重點環節來抓。要以人為本,高度重視人的生命安全,加強安全文化理念的宣傳,使員工在心理、思想和行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識和環境氛圍;同時,要加強安全知識、規則意識和法制觀念的宣傳,使“嚴守規程”成為全體員工的基本素養,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成為每個電力員工在安全生產上的基本理念。從強化培訓入手,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崗位練兵,抓落實,提高現場技能的安全培訓上。公司設有仿真培訓電教室,定期培訓、考核生產一線的運行人員,提高安全技能水平。班組是企業的細胞,是企業最基本的組織,公司充分認識到提高安全的工作氛圍應該以班組建設為基礎。公司在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中開展了每年全員安全規程考試、“三種人”每月工作票考核、運行人員每月操作票考核、班組每周安全活動、技能比武、崗位練兵、持證上崗等一系列舉措,定期舉辦專題學習班、現場設備講解,每月技術問答等形式,注重職工的安全技能的提高和安全意識的培養。
南網公司將內部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及時通報,均對事故經過、發生原因、暴露問題和防范措施等進行全面的總結分析,每年對事故通報進行匯編。“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公司善于“借花獻佛”,把兄弟單位的事故當成自己的事故來吸取教訓。通過組織員工認真學習事故通報,結合自身實際,舉一反三,對照檢查,并制定落實防范措施。事故通報具有強烈的震撼力,用案例警示安全行為,為生產一線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提供鮮活教材,是治療麻痹心理的一劑良藥。利用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動學習時間,剖析事故案例,對照規章找出事故中暴露的問題,比直接背誦規程的效果更好。為豐富安全文化內容,公司多次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以安全為主題的活動。表演類:參加“關愛生命、安全發展”安全生產文藝匯演,舉辦演講賽、安全短語警句征集等。競賽類:組織員工參加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安全生產征文競賽、有獎征答等,促進相互學習,于競賽中激發了員工抓安全工作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員工的安全認識,豐富和發展了安全文化內涵,有力地促進了安全生產。營造安全氛圍,形成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環境,建立起無時不在的、切實有效的企業安全文化場。
四、安全預防手段
預防事故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對人的觀念、意識、態度、行為的形成產生從無形到有形的影響,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控制作用,杜絕事故的發生。“南網方略”明確指出安全理念是一切事故都可以預防。安全工作必須上下一心,采取先進、行之有效的安全預防手段。
結合安全生產的實際,在規范安全管理的基礎上,層層創新安全管理制度,強化責任落實。制定市局生產作業現場違章考核管理辦法,變電站防違章細則等規定,進一步明確自身安全責任。重點加強變電站現場安全防控,對變電站重要工作做到有效監管,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建立市、縣兩級安監和調度部門圖像監控系統,用先進的控制監視手段實施工作現場實時監控,安監人員對操作、檢修、施工現場進行動態監督,注重在工作票執行期間的安全巡查和監管,抽查工作票等規范填寫和執行情況,及時糾正現場違章,對違章行為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部門和責任人通報、考核。定期檢查和完善變電站防止電氣誤操作閉鎖系統,確保防誤系統可靠,保障電網安全穩定。公司不定期開展防電氣誤操作閉鎖管理專項督查活動,要求運行人員軍事化操作,剛性執行規程制度。生產技術部門聯合進行事故預演,制定防風防汛應急預案,進一步提高事故的防范和預控能力。危險點分析是現場預防事故的技術手段之一。由于危險點分析對象一般包括人、物和環境,所以從廣義安全理論上來看在電力企業中每個崗位都存在危險點。因此危險點應定位到每個工作崗位和每個具體作業項目、作業流程,使每個作業人員都清楚工作步驟中哪里會出現何種危險、如何防范,并有針對性的對作業人員進行現場演示和操作訓練,真正達到運用危險點定位分析及預控技術來規范作業程序,切實保證“零事故率”目標的實現。
結論:安全是一種管理,文化是一種沉淀和積累。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延伸與擴展。安全文化是企業長期的生產實踐的歸納、濃縮。安全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得到領導層的高度重視,制訂周密的規劃,不斷豐富文化內涵,運用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的新的觀念指導生產,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持做到不安全不生產,并形成強有效的運行機制并持續改進。讓電力企業安全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使員工對安全觀念、目標、行為準則產生認同。并實現自我控制,自我防范,讓安全文化產生無形的、非強制的作用。
上一篇:企業管理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下一篇: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