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伴隨著人類勞動的出現和發展而產生、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安全文化作為一種價值觀和“以人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本質是什么?安全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作為一個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設安全文化?
第一,安全文化是人類在現實工作生活中對自身或他身安全由感性向理性認識、把握和實踐過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狀態的要求、意愿和氛圍。安全文化伴隨人類生存發展的全過程。只要有人,有人類活動就有安全文化。工作、勞動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數就越低,如何找準安全與效率的最佳結合點,在保證安全的狀態下不斷提高工作或勞動效率,并形成一種既約定俗成,又不斷創新完善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安全文化的本質所在。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堅持以人為本、從維護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過人的素質提高和人的主觀能動性來保證安全的安全文化觀,是包括所有企業在內,全社會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第二,安全文化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證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數在臨界點以內穩定狀態的共識,也就是在盡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發生的過程中,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由此形成的政策、制度、機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即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發揮的落腳點。要發揮好安全文化的作用,首先要了解事故發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發生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人為原因,另一種是純物的原因。在企業生產中,事故大多是人為原因造成的,一般概念的物的原因也大多與人的行為有直接或間接聯系,而純物的原因,除了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外幾乎沒有。因此,在企業生產中,抓住了“人”的問題,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明確了事故根源和解決這個根源的途徑,也就明確了安全文化在企業生產中的作用。
第三,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企業以人為本。要充分發揮人在企業安全生產的主導地位和能動性,確保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并自覺遵守執行,就必須構建好、運用好安全文化,必須健全完善以下機制:
1、完善安全戰略指導機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對于所有行業、企業來講,安全的本質、目的都是不變的,但具體到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企業,由于所經營的產業不同,員工所從事的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戰略指導方針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必須要有符合本行業或本企業的安全戰略指導機制、安全生產方針。
2、完善安全目標考核機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要建立可行的目標考核機制,根據行業規律、特點,制定一個年度或更長時期的安全考核目標,這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能否持久必備的條件。
3、完善安全理念滲透機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層次。企業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員工認可認同,很大程度上是企業各種安全理念滲透的結果,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滲透機制和措施。
讓各種安全理念通過挖掘提煉推廣滲透,變成全體員工的共識。
4、完善安全制度落實機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執行力。安全文化的建設,從根本上講,就是企業對各種安全制度措施落實能力的建設。只有完善安全制度落實機制,嚴格執行,才能體現制度的嚴肅性,避免事故的發生。
5、完善安全教育培訓機制,營造安全文化氛圍。員工安全意識、安全素質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約束是不夠的,必須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訓機制、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使安全變成員工的自覺行為,才能有效提升整體安全文化水平。
只有做到以上幾點,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才能落到實處。
上一篇:淺述如何塑造企業安全文化
下一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從班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