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什么是安全文化,如何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方面進行論述,提出了加強企業全員教育培訓的方法,以期達到以建立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來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的效果。
關鍵詞:安全文化 安全生產 教育培訓
安全文化是本單位全體員工的安全價值觀念、安全意識、安全目標和行為準則的總和,是單位與個人安全素質和態度總的體現。安全文化是本質的安全人化,強調“以人為本”,以全面提高人的安全素質為核心。安全文化建設是以安全生產的問題為中心,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群行為上,通過對人這一能動主體的研究,以更完美、更充分的發揮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手段,實現安全生產的最高目標。
沒有安全文化的企業,是沒有明天的企業,只有建立一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珍惜生命,文明生產,保護勞動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身心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圍,才能真正做到以安全促效益,這一點對于目前競爭日益激烈的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更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建筑施工企業由于其特有的行業特點,企業員工分布廣泛,人員的素質、文化層次等參差不齊,施工項目的技術含量又日益提高,所以做好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就成為加強施工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當務之急。
企業文化從其表現角度看,由決策層、管理層和操作層三個安全文化部分組成。企業決策層制定安全行為規范和準則,形成強有力的安全文化的約束機制,管理層按照決策層制定的安全文化行為規范和準則,進行具體的管理和監督,形成管理層的安全文化,操作層自覺遵章守紀、自律安全的行為和規范形成了班組員工的安全文化,三者有不同的責任和要求,互相聯系,缺一不可。因此,施工企業的教育培訓工作應著重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1、 加強對決策層也就是說對施工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進行教育培訓。
企業領導必須參加培訓,持證上崗。培訓的形式可以是聘請專家集中教授,也可以采取自學或者是網絡教學,培訓的內容主要有: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及建筑行業的規章、規程、規范和標準;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知識、方法與安全生產技術,建筑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專業知識;重大事故防范、應急救援措施及調查處理方法,重大危險源管理與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原理;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以上是取得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必須掌握的內容,培訓時間必須做到不得少于48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6學時,不達學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予頒發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要讓企業領導從思想上重視安全生產。堅決杜絕企業領導借故工作繁忙,找人代學代考的現象。
除此之外,還要使他們懂得安全文化建設的內涵,懂得如何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以及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改變以往傳統的安全生產管理的缺陷,以往總是以規章制度來規范人的行為,以獎罰手段來調節人的活動,以強制性的制度硬性地規定工人應做什么,怎么做,否則受怎樣的處罰。這一方面容易誘發工人形成逆反心理,另一方面抑制了工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的發揮,使人的積極性不能得到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不能得到充分發揮。讓企業領導明白以人為本,投資精神文化建設將會從根本上保證安全生產,從而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效益。
2、 加強對管理層也就是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
施工企業要確立安全監督人員的地位和權力,提高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隊伍整體素質,發揮安全監督的重要作用。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如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土方開挖工程、模板工程、腳手架工程、起重吊裝工程等,要逐步配備安全工程師。企業要選送合適的安全人員,到大學深造。認真學習和吸收國內企業的經驗,積極與國際接軌,組織開展勞動保護與安全科學技術活動,對安全監督員要實行安全法規、標準、安全科技、安全管理等系統培訓,提高企業安全監督工作水平,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對安全生產的要求。對新增的安全專職人員,嚴格把關,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要堅決杜絕管理人員忽視安全,違章指揮現象的發生。
3、 加強對操作層的教育培訓。
操作層是指施工企業除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外的所有人員,特別是一線工人,這些人員80℅以上來自農村,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農民工,這些人員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業務素質差,安全意識薄弱的現象,往往是由于違章作業造成安全事故,而他們又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主力軍,因此,對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就成了加強施工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近幾年雖然各地都加大了對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力度,但由于方式方法不到位,針對農民工的安全培訓制度尚未形成,結果收效甚微。針對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可以有以下幾種形式:
3.1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建設工程技術培訓部門可以設立專門的農民工培訓學校,要求施工企業除了對特種工進行培訓持證上崗以外,還要分期分批的輸送其它工種的農民工進行培訓,讓他們擁有與其崗位相適應的文化水平、業務知識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農民工的教育進行日常跟蹤檢查。
3.2鼓勵施工企業建立自己的農民工夜校,針對自己企業的情況編制適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材,利用雨休或晚上進行系統的學習培訓。在施工現場利用安全生產宣傳欄、事故案例警示圖片時刻提醒他們注意安全。不定期的放一些有安全警示教育的小電影讓他們觀看,組織一些寓教與樂的小游戲,這樣可以提高農民工對安全教育培訓的興趣,使他們記憶深刻,時刻不忘安全,時刻能感受到安全文化的氛圍。
3.3社會辦學。勞動力市場可考慮開辦民間的農民工學校,以便對大量擁入城市的農民工進行系統的崗前培訓,使他們能快速融入到城市的文化氛圍中去,提高業務素質,掌握安全知識,把好建筑施工行業準入的關口,未經培訓取得合格證,不具備相應文化水平的不允許上崗。
政府主管部門還可以牽頭定期不定期地組織有農民工參加的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安全技術比武活動,成績優秀者給予頒發證書和獎金以資鼓勵。這樣可以通過文化的微妙滲透與暗示使企業員工發揮最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全體職工安全素質或安全文化意識水平高低的標志,從決策層、管理層到操作層都應具備基本的安全文化素質,人人都享有保護自身的安全與健康的權力,但也有不傷害或不損害他人和群體利益的義務,把“要我安全”變成“我要安全” 、“我會安全”的自覺行為。相信通過加強全員教育培訓,一定會使施工企業建立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最終會實現“零”事故。
上一篇:讓安全成為一種文化
下一篇:淺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