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安全文化,既要著眼于“物質”,具體反映為基礎設施、設備質量、規章制度、生產條件、工作環境等;又要著眼于“精神”,主要反映為安全理念、價值標準、行為規范、工作作風等,從整體上來把握和推進。
一是培育安全理念文化。安全理念是一種精神理念,一方面要廣泛開展“安全第一”的宣傳教育、階段性安全形勢教育、“安全在我心中”演講、“安全大家談”征文、安全格言、警句的征集等,通過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潛移默化的教育,對干部員工的理念、意識、態度、行為等形成從無形到有形的影響,使全體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態度、責任、價值觀等,培育員工個人和群體的安全價值觀及敬業精神。另一方面,通過簡報、期刊、宣傳欄等載體,廣泛叫響“安全是基礎”“安全是生命”“安全是效益”等安全理念,引導干部員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大力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
二是培育安全行為文化。要通過教育、培訓、崗位練兵等手段,提高員工的基本素質、作業技能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要抓員工的行為養成。提高員工的自控能力,從日常行為抓起。用先進的安全觀念、安全知識、安全技術、安全行為方式培育、規范每一個人,使企業的每一名員工,都能在安全文化的約束下主動規范自己的言行,變要我保安全為我要保安全,使員工不僅能正確掌握安全技能,而且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形成共同的安全行為準則,自覺地規范自己的安全行為,讓遵章守紀成為行為養成。
三是培育安全制度文化。就是要把機制建設放在安全生產的實踐過程中加以運用和把握。根據形勢任務變化、新技術新設備的大量運用等,從實踐中總結、提煉成功的經驗、做法,不斷對規章制度進行整合和完善,找出科學的、規律的東西,健全適應時代發展的安全目標、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建立為廣大員工所主動接受、自覺遵循的安全管理機制和行為規范。
四是培育安全環境文化。要保證必要的投入,加快推進技術創新,探索現代安全管理手段;要重視員工的精神需要。通過改善員工工作條件,美化員工工作環境,在不斷提高員工物質生活水平同時,盡可能地滿足員工求知、求美、求樂的精神追求,激發員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積極向外界宣傳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獨特風格和鮮明個性,不斷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擴大企業的社會影響。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培育安全文化中,必須不斷提高建設先進文化的能力,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始終。機關總部、各區域、綜合項目部干部要在思想和行動中體現以人為本,針對人的心理特點和規律,不斷改進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運用科學的管理理念,實行更加人性化、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方法。
上一篇:淺議企業安全文化
下一篇:卓越核安全文化的原則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