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歷史中,安全文化存在于生產、生活的一切領域。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發展全民安全文化和企業安全文化,把倡導安全文化,加強安全生產宣傳和教育,作為提高全民全社會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的重要手段。安全文化是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的總和,是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諧、協調的環境和匹配運行的安全體系,為保障人類身心安全,并使其能安全、舒適、高效地從事一切活動,預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災害。
安全文化的意義就是提高對“人因”問題的認識,解決人的基本素質問題。在我國處于市場經濟轉型時期,隨著非公有經濟實體將不斷涌現和發展壯大,人們對安全文化的認識不同,安全文化在不同地位、不同行業、不同單位的發展也不均衡。如何進一步倡導企業安全文化,強化全民安全素質,提高安全生產水平,是人們從事生產生活乃至實踐活動中永恒的話題。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的首要任務是放在建立職工的三個思想根基之上。具體來說,就是樹立一種精神,培育一種意識,形成一種觀念。
第一、建設安全精神文化
人是最寶貴的,人的生命來之不易,人的生命也是短暫的。生命的結束便是人體徹底的毀滅,最完全的消亡。江澤民同志指出:人命關天。這是安全生產的全部意義所在。人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人類創造賴以生存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歷史。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加強,安全精神文化建設也取得了較大進展,具體體現在“安全第一”的人文思想建設上,既有歷史的繼承性,又有強烈的時代特征。自1991年到2004年,全國“安全生產周”活動連續舉辦了14年,每年活動的主題都十分鮮明,那就是充分體現了“安全第一”的人文思想。這些主題反映了不同年度全國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安全精神文化建設必須以人為本。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生產已成為職工的第一需要。因此,企業要尊重和維護職工的安全需要,尊重和維護人的生命價值。要善于利用各種激勵手段和獎懲辦法,使組織中每個人的行為符合安全規范要求,堅持不斷地對職工進行安全文化的灌輸、教育,消除事故成因中的不安全行為的因素,在企業環境中形成不可抗拒的安全文化力量。把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觀和價值觀作為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使之成為企業的一種精神、理念和宗旨,沉積在人們的思想、道德和習慣中。
第二、培育員工的安全意識
安全意識就是安全生產重要性在人們頭腦中反映的程度。職工的行為動作是由他們的思想意識支配的。行為文化作為企業安全文化的組成部分,在安全管理中必須加以規范,培育企業員工遵章守紀,人機協調,文明活動,身心健康。培育員工安全意識必須抓好安全生產教育,安全生產教育是安全生產管理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是提高全體勞動者安全生產素質的一項重要手段,是生產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經濟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一項經常性的基礎工作。通過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使企業員工掌握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提高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法律法規意識和對事故的規避能力。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必須完成以下任務:一是宣傳國家和企業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制度,使員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二是把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操作機能傳授給員工,使他們熟練掌握解決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問題的技能;三是總結宣傳安全管理中的經驗和教訓,糾正錯誤,推廣新經驗、新方法、新技術。通過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不斷賦予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新的內涵,使人們在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過程中,增添新的對策和手段。
第三、塑造企業安全觀念文化
“任何企業都要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但是必須服從安全第一的原則”。安全目標和企業利益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能影響企業決策取向的運作結構,并能夠推動企業主動調查和預測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和風險,調動企業內部機構和人員完成安全任務的積極性,實現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轉變。這是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轉變而形成的安全觀念文化。
觀念文化是建立在人們思想根基上的正確的安全觀和意識流,是科學的態度、理念和認知,是崇尚的倫理、品德和情感。它存在于人類生產生活的一切領域。一是安全第一的哲學觀,要求我們充分理解安全認知論和安全方法論。隨著人類高技術的不斷應用,人類的安全認知論進入了本質論階段,超前預防型成為現代安全文化的特征,這種高技術領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論,推進了傳統產業和技術領域的安全手段和對策的進步。二是珍惜生命的情感觀。偉人毛澤東說過:“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寶貴的”。人類的文明,無一不是以生命為基礎。三是安全合理的風險觀。科學的管理機制,必然會驅動企業認真面對并力求降低安全風險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四是安全生產的效益觀。安全經濟學認為,必須堅持安全生產投入與社會經濟狀況相統一的原則、發展安全與發展經濟比例協調性原則、以及安全發展的超前性原則。同時,綜合效益的價值觀、人機環境的系統觀、本質安全的科學觀,都是形成安全文化的理論范疇。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所涉及的系統,包括企業內部系統和企業外部系統,只有全面進行系統建設,企業的安全生產才有基礎和保證。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和普及,有待于社會、企業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
上一篇:我們用“愛”來詮釋安全文化
下一篇:安全文化的核心在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