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把職工的安全作為自己的追求價值,積極調動和發揮職工自身的作用,確保安全生產為核心,引導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由人為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飛躍。
一、完善的安全生產理念體系,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內涵
企業的核心理念是一個能夠給企業帶來最大經濟利益的觀念、行為準則、規章制度的總和,安全文化理念同樣具有這些特性。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企業安全生產的指導思想,全體職工的共同價值追求,是全體職工的共同行為準則和共同行為習慣。
企業能不能實現安全生產,往往并不在于這個企業有沒有先進的安全生產的文化理念,而在于這個企業的員工能不能把先進的理念自覺化為行動,努力追求行為與理念的水乳交融。因而,從一定程度上講,安全思想觀念的樹立是實現安全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安全文化的基本功能就在于讓職工把握安全生產的文化理念并將這些理念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企業要樹立“職工安全生產是最大效益”的觀念、“實現職工安全生產是給職工謀求最大幸福”的觀念;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要樹立“安全管理必須以人為本”的觀念、“忽略安全生產就是對企業和職工的最大瀆職 ”的觀念;職工要樹立“實現安全生產就是給企業創造效益”的觀念、“自己的生命和幸福需要安全生產”的觀念、“企業的生存發展、企業的形象和聲譽需要安全生產”的觀念,既要從個人利益的角度又從企業的角度思考安全生產。
二、發揮員工在安全生產中的決定作用,這是安全文化的本質特征
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充分調動全體員工在安全生產中的積極性,使其發揮決定作用。
1、安全文化要讓職工成為安全生產的制度平臺。傳統管理模式是讓制度形成文字掛在墻上,現代安全文化是讓制度成為一種約束力量存在于心中,每一個職工都是安全制度的制定者、運用者、監督者、實施者。職工要成為安全生產制度平臺的關鍵,就必須把自己的安全,當成是維護自己最大根本利益的途徑,主動學習掌握安全制度、嚴格遵守安全制度,并自覺要求和監督別人嚴格遵守安全制度、直至自覺要求上級部門完善安全生產制度和執行安全制度。
2、安全文化要讓職工成為安全生產的管理平臺。在平常的生產建設過程中,我們隨處可見安全生產制度和生產操作規程或是掛在十分醒目的地方,或是總在安全例會上被反復強調,但安全事故卻仍然不時發生。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結局?并沒有人去仔細研究。實際上,主要是沒有讓職工成為安全生產的真正管理者。安全文化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通過文化的作用,讓職工意識到自己對安全生產的責任和義務,認識到自己安全生產的道德約束力。從而自覺參與安全生產管理,確保安全生產制度的完善和真正發揮作用,變制度的被動約束為主動約束,變被動安全生產為主動安全生產,從而確保各種安全隱患及時消除,安全生產環境由被動優化變為主動優化,變安全事故頻發為安全事故為零。
3、安全文化要讓職工成為安全生產的保障平臺。職工安全生產的根本保障是職工自己,企業的安全生產措施必須讓單位的安全生產措施發揮作用,單位的安全生產措施必須讓班組的安全生產措施發揮作用,班組的安全生產措施必須讓職工的安全生產措施發揮作用。只有職工自己重視安全生產、牢記安全生產制度、自覺按照生產安全操作規程一絲不茍地開展工作,崗前充分準備,崗上高度重視,思想不麻痹,操作不違章,安全保障才能落到實處。要讓職工成為安全生產的自我保護平臺,企業安全生產教育須避免總是把職工當成安全教育對象、總是讓職工被動地接受教育的做法,而應該讓職工作為安全教育的主體,讓他們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醒自己、自己關愛自己、自己尊重自己,企業的教育是必須的,但職工的自我教育更重要。
三、企業開展安全生產管理變革,是安全文化的重要追求
企業安全文化可以推動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革命。作為企業安全生產的管理部門,應該具有歡迎職工監督自己、檢查自己的風度和習慣。職工接受上級部門或管理職能部門的檢查,是天經地義的,是必須的;而管理部門接受職工的檢查,也應該是天經地義的,是必須的;企業安全生產檢查應該讓職工參與,讓職工對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的管理工作進行檢查,發現他們在管理工作中的漏洞、不適應和失誤,并提出整改意見,這是企業安全文化的應有之義。
總之,安全生產的效果主要表現在生產建設中的零安全事故。不同的企業、同一企業的不同單位、同一單位的不同班組、同一班組的不同職工都可能有自己獨特的安全生產經驗,有必要讓良好的安全生產局面發揮它的激勵作用,讓優秀的安全生產經驗發它的引導作用,讓典型的安全生產事故發揮它們的警示作用。
上一篇:倡導和普及企業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