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煤礦的“天字號”大事,安全管理一直是煤炭企業比較頭痛的問題,被譽為煤礦第一難。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環就是必須建設與之相適應的安全管理文化,靠安全文化規范每一個人的行為,解決安全法規、安全制度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搞好企業安全管理文化建設,主要抓好以下四個方面:
人的本質安全化。從歷年來安全事故分析中,可以看出:安全事故發生原因多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三違”。因此說干部職工安全思想和業務素質方面的隱患,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最大隱患。要實現安全生產,就必須實現人的本質安全化。
抓好全員培訓,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首先,抓好感官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結合。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工具,采取多種形式,使職工從感官上增強安全重要性的認識,進而知道自己在現場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實現由感官認識到理性認識飛躍。其次,抓好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抓好職工崗前、崗中培訓工作,要有專門的職教隊伍和配套的培訓設施,保證培訓的效果和質量。另外,在職工中倡導自學,制定獎勵機制,對能夠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改革措施的給予重獎。提高自學的積極性。再次是搞好上、中、下三個層次安全教育的結合。礦領導班子要帶頭抓好安全自我教育,定期召開安全辦公會,研究分析處理安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采、掘、機、運、通各專業要抓好專業安全教育,定期召開專業安全會議,安排專業安全工作。各基層生產工區要抓好區隊安全教育,利用業務學習和安全活動日,開展好區隊安全教育活動。
抓好正規操作,保證安全生產。人的行為正確與否將直接左右安全生產。抓正規操作,首先要規范管理人員的管理行為,督促他們在現場一定要按章指揮。其次,抓好職工的按章作業,按正規操作,靠優良的工作質量保證工程質量,夯實安全基礎。
二、現場管理的科學化。現場管理是企業各項管理的起點和落腳點。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影響經濟效益。
1、提高全員素質為基礎。在整個現場管理工作中,人的素質是關鍵,群體人素質提高了才能形成向上的合力,從而強化現場管理。
2、以大搞質量標準化為龍頭。只有質量標準化搞好了,煤礦的形象才能提升,效益才能提高,安全才有保證。
3、以推行現代化科學管理方法為起點。傳統的、經驗的管理已遠遠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只有在管理過程中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發揮現有的人員、設備、材料的潛在作用,促進安全生產。
4、以開展專業管理為重點。現場管理整體依賴于各項專業管理,只有各項專業管理搞好了,現場管理水平才能提高,同時,現場管理主要通過各項專業管理去逐個落實。
5、以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為手段。一方面,要建立經濟風險制約機制。推行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和質量抵押金制度,強化全員的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另一方面,要建立嚴格的考核體系,通過獎優罰劣,建立激勵機制,以獎罰分明促進現場管理的不斷改善。
6、以加強班組管理為主要措施。因此,抓現場管理一定要緊緊圍繞班組開展工作,做到從政治上、經濟上,向一線班組傾斜,最大限度地調動班組積極性。
三、基礎環境本質的安全化
1、保證安全資金投入到位。嚴格安措工程項目的落實,定期召開安措資金落實會議,做到在安全上該花的錢一定要花,該投入的一定要投入。就是資金再緊張,也要保證安全方面的資金到位。
2、保證科技投入到位。以“雙高”礦井建設為標準,對礦井各系統環節進行綜合改造,加大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力度。在軟件環境上圍繞科技創新和技術創新,不斷優化現場工作環境,為搞好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科技保證。
3、保證安全活動及時到位。要根據各個階段不同的特點,做到有規劃、有目標、有標準、有考核、有獎懲,促進現場環境改善和動態優化。
安全信息網絡化。安全信息網絡化的運行對企業安全生產的過程起到了控制、反饋信息的作用,是促進企業安全生產的一種有效手段。
1、安全信息化的關鍵是領導參與。各級管理人員要從思想上重視安全信息化工作,加強自身學習,掌握現代網絡技術,為更好地指揮安全生產奠定基礎。
2、要保證硬件投入。安全信息網絡工程是一套系統工程,必須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建立從礦領導-專業-區隊安全信息網絡,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消除中間環節影響,做到問題發現及時、反饋及時、處理及時,形成閉合式安全管理。
3、運用安全信息網絡對安全生產進行全過程控制,由第一責任人的第一時間反饋信息,決策者隨時掌握現場的安全責任落實情況,實現安全管理的系統化、網絡化、科學化。
下一篇:安全文化助推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