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是核工業的生命線,核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五十多年來,中國核工業一直保持良好的安全記錄。我集團自成立以來沒有發生過任何超劑量排放和嚴重污染環境的重大核事故從1999年至2009年,我集團所有核設施全部保持了安全運行,所有持放射源的單位無一發生輻射事故,每個核設施都建立了有效的核材料衡算控制系統和實物保護系統,核材料實行了嚴格的管理和控制, 并保持著良好的運行記錄。確保了核設施的固若金湯、萬無一失。這背后,是核工業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核安全文化!叭绻f安全是核電賴以生存的基礎,那么,安全文化則堪稱核電企業的靈魂!
關注每一個細節
核無小事。秦山二核運行處員工提出:100-1=0,即工作中的100分安全,哪怕只有一分錯誤,其結果也等于0。在每個核電廠,你會看到,廠房內設備布置錯落有序,干凈的地面上有各種醒目的區分線、提示線,各種指示牌、銘牌排放整齊,色調協調。員工統一著裝,行為專業規范。
為規范工具的存放,田灣核電站在每個工具后面做上黃色投影,是否缺少一目了然。交接班時無須一一清點。取用后回放時,也更容易實現定置存放。
核電廠的一位管理者曾這樣說,核電企業大量的管理工作與其他企業并沒有質的差別,區別僅在于常規的管理工作比一般企業做得更細、更到位。而關注細節已經成為核電專業隊伍的專業素養。核電廠的一名員工在《細節決定成敗讀書札記》中這樣寫道:“如果一個災難、一個事故是因為我工作中的一個細節失誤而造成,我會終身不安的。”
人人都是一道安全屏障
人人都是一道屏障,人人都是最后一道屏障。核電廠的運行人員在每次執行操作指令時,都要進行明星自檢:一停、二思、三行、四審,即開始操作前停頓一下,減少注意力分散;明白想要做什么,擬定計劃,如果發生意外怎么辦;按計劃執行工作;核實結果是否與期望一致。秦山三核一名運行處職工這樣寫道:“每天,當我們走上工作崗位,準備開始一天工作的時候,我們都應該看到,在我們腳下有很多條長長的多米諾骨牌!
核電廠還要求,在主控室下達設備操作指令、接聽調度電話、消防報警、醫療急救求助時,信息發送者說出要傳遞的信息,信息接受者最好是將聽到的信息記錄在紙上并向發送者復述聽到的信息,信息發送者確認復述的內容是否是自己要表達的內容后給出肯定的答復,或重新發送信息,做到三向交流。
但人是會犯錯的,即便是最出色的人也會犯錯。沒有任何管理手段或流程可以改變這一點。據統計,核電廠發生的各類事件中直接或間接與人因有關的事件占到事件總數的60%~70%。為減少人因失誤,我集團公司核電部組織編印了《核電廠人因管理手冊》,在全系統推廣使用。
核電廠員工將“工作零失誤,設備零缺陷,安全零事故”作為自己工作中的追求。秦山三核保健物理處的職工在《零差錯、無違章承諾書》上,莊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凡事有章可循
“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我集團通過四個凡事,有效保證了核電廠所有安全和質量相關活動都處于受控狀態,并建立了精細分工、安全授權、多層控制的安全管理組織和具有自身特點的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和安全生產監督體系。
凡事有章可循,而“章”也在我集團不斷升級。秦山三核在培育安全文化的實踐中,結合安全生產實際,將安全文化的內涵與安全管理有機結合,創造性地建立了星級管理績效評價體系。該體系將管理者和員工隊伍的精神風貌、執行力、行為表現、物質文化等方面,用定性和定量的目標方式描述出來,并劃分出“五個等級標準”,作為衡量企業安全文化等級的準則,使管理者和員工“在邁向目標的過程中,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秦山三核運行部門通過安全性能指標星級管理績效評價與考核,將運行值考核排名以授星的方式予以公布,并在主控室外設立運行人員榮譽榜,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各值在爭奪月冠軍、季冠軍、年度冠軍的角逐中,促進機組運行業績的持續提升。
我集團核安全文化的良好實踐,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守決策”的核電安全管理政策得到無條件執行;使以“過程控制為重點,以結果為導向”的核電安全制度得到嚴格遵守;使核安全意識深植于員工心中,成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動;使中國和平利用核能有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上一篇:飛行安全文化建設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