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介紹了三環公司采煤一隊安全文化建設建立在抓好新工人培訓的基礎上,干部帶班作業,謙虛謹慎,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為天”的理念,從而建立起了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 安全文化建設 新工人培訓 干部帶班作業???
三環公司采煤一隊自1976年成立以來,杜絕了四級以上(不包括四級)傷亡事故。一個單位實現安全生產,如果說一年、兩年靠僥幸,三年五年靠管理的話,那么長治久安只能靠安全文化。所謂安全文化,它包括安全哲學、安全生命價值觀、安全科學、安全文藝、安全行為規范、安全教育、安全法規、安全倫理、安全習俗等精神文化范疇。我是一位在采煤一線摸爬滾打了15個年頭的科技工作者,就采煤一線安全文化建設有感而發,使采煤一線的安全工作得到鞏固和發展。?
1 落實新工人培訓?
三環公司建礦47年來,遇難的77名同志中,有42名同志工齡在5年以下,最短的參加工作不滿20天,隨著用工制度的改革,2002年以來遇難的同志工齡均在5年以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新工人成為被傷害的主體。采煤一隊在安全文化建設中找準了“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新工人就象“木桶中的短板”,是影響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重點加長“短板”,使“安全木桶”更加牢固。采煤一隊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工人來了一批又一批,在新工人培訓上探索出了安全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認真簽訂、落實師徒合同,用“一日之師”,“一世之父”的傳統儒家思想灌輸給師傅,使他們從心靈深處真正感受到做師傅的崇高與偉大。不僅在榮譽上褒揚,而且還在待遇上傾斜,第一個月新工人做義務工,隊里出計時工,第二個月、第三個月新工人與師傅勞動報酬按工作量同等分配,隊里按工作量每工給予師傅5~15元的補貼,使師傅心悅誠服地帶好新工人,給新同志學習安全知識、崗位技術搭建了一個寬松的工作平臺,無形中給他們加了一把牢固、可靠的保護傘。多渠道地通過身邊事故案例教育新工人,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煤礦五大災害的殘酷性、反復性和現實性,從而提高新工人學習安全知識的自覺性,使他們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2 領導干部下井帶班作業?
職工素質在安全生產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采煤一隊工齡在16年以上的職工占總人數的15%左右,而工長以上管理干部的工齡都在16年以上,在安全文化形成的過程中,這部分人員起到了泰山北斗的作用。采煤一隊始終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帶班作業制度,深入井下,帶班指揮,職工三班倒、時時見領導:負責現場組織處理隱患,工長起到了安全生產哨兵的作用;生產緊張有序,工長在職工當中起到主心骨的作用;從源頭上杜絕作業場所僅剩職工這一現象。隊長、書記、技術員每月都超額、保質保量地完成公司下達的下井指標,跟班到點月平均4~6個班,主要干部下井,使各項管理制度從墻上走到現場,避免了以會議落實會議,使文件流于形式。主要干部跟班到點的過程即是一個把握生產各工序存在問題的過程,又是一個見微知著、發現事故的苗頭、現場糾正職工習慣性違章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提高班前會、班后會的質量,使之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言之有力的過程。3 培育“生命至上,安全為天”的理念?
三環公司采煤一隊歷來注重班前會班后會的質量,班前會時間始終保持在10分鐘左右,主要內容是布置工作,教育一線職工,使他們認識到他們是安全生產中的弱勢群體,更應該互相團結,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學習,不僅僅只是單靠自己遵章守紀來維系個人安全,要形成人人參與營造安全的大環境,多一份對安全工作的關心,就增加一份安全生產的保證;一起事故對于一個隊來說是百分之一的不幸,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百分之百的災難,妻子需要我們去呵護,子女需要我們去照顧,父母需要我們去反哺!?
4 謙虛謹慎,因地制宜,落實科學的發展觀
在生產條件優越的情況下,干部、職工沒有絲毫的懈怠,把生產上的優勢轉化為安全上的勝勢。在過地質構造帶及初采初放期間,隊干部實行雙上崗,推行程序化作業,不盲目趕產量。
正確看待安全生產上取得的成績,始終保持低調,堅持認為成績屬于過去,多次謝絕了新聞報道和媒體采訪,正如古語所說:“謙受益、滿招損”。?
三環公司采煤一隊,回采過己15煤層,己16-17煤層和庚20?煤層,基本頂級別分別為Ⅱ、Ⅲ、Ⅳ級,直到2001年下半年才由摩擦柱支護改為單體柱支護。在己16-17煤層進行過放頂煤開采,在庚20煤層進行過條帶式開采和非正規采煤。靠加強現場管理和技術管理來彌補經驗上的不足和裝備差距,對兄弟單位的每一起事故進行總結和反思;在實行非正規采煤期間,不墨守成規,而是把握規律,創造性地采取了分段擴幫、拆溜;因地制宜,適時推行正規循環作業、整排推進。
上一篇:文化為翼,助推企業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