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明了 “堅持以人為本”,是要創造人的本質安全。本質安全的保證,要通過安全文化的創建和創新。提出央企安全生產任重道遠,創新工作方式是當務之急。探索創建創新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道路,把管理和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從科學管理向文化管理提升。交流了江蘇蘇美達集團公司在創建創新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的實踐。
關鍵詞:“以人為本”;創新安全文化
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是中央企業“十二五”時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早在2004年就被提出。
這些年來,國資委提出的“鐵腕治安全”、“誰不重視安全、組織上就讓他不安全”、“要安全的效益、不要帶血的利潤”、“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品牌”等安全管理理念,已經得到中央企業的廣泛認同,并逐步成為廣大干部職工共同的價值取向,中央企業安全發展意識進一步增強。
一、確保本質安全,創新安全文化
有一種觀點認為安全生產工作只要領導重視,落實了安全責任制就行了。一個領導重視了,僅僅停留在責任制的落實,那是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低層次的,是基本的。
我國著名的安全工程專家羅云教授有個生動的描述:如果將企業安全生產比喻為一個球,企業的安全生產不是停在平坡上的球,它是停在斜坡上的球。
保證這個球的穩定靠什么?首先是工藝和設備的固有安全,這是任何一個工藝工程師都有的意識;第二,要有先進的安全技術裝備檢測監控系統,花錢投入都能辦到。第三,基本的制度和檢查管理措施。這些是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是基本支撐力。
企業有了這些基本支撐力只可以說是有基本的安全保障。但是事故有它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加之經營者的趨利主義,使企業會有意無意的降低安全保障措施。還有員工操作的惰性和習慣,增加了安全的風險。這些問題和風險不是基本支撐力能解決的,僅靠提升安全意識也是無法做到的,需要安全理念、安全意識以及在其指導下的各項行為包括安全觀念、安全行為、安全系統、安全工藝等等。“堅持以人為本”是要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強調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人人都是安全員。創建本質安全型人,時時想安全,處處要安全,自學學安全,全面會安全,現實做安全,事事成安全。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進步到“我會安全”,確保“本質安全”。
“堅持以人為本”,是要創造人的本質安全。創造人的本質安全,就要明白人的安全素質及要素,人的安全素質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人的基本安全素質,包括:安全知識、安全技能;二是人的深層安全素質,包括:情感、認知、倫理、道德、良心、意志、安全意識、安全觀念、安全態度等。
人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通過日常的安全教育手段可以得以保證和提高,在社會和企業的日常安全活動中(宣傳、教育、管理等),能夠得到較好地解決和保證。而安全意識、安全觀念、安全態度,以及情感、認知、意志等,則屬于心理學研究范疇,這是安全文化建設的范疇。本質安全的保證,要通過安全文化的創建和創新,把風險降到最低,讓風險趨近于零。
二、央企安全生產任重道遠,創新工作方式是當務之急
1、“十一五”期間,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雖然保持穩定并趨于好轉,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趨于下降,特別重大事故明顯減少,一些企業事故多發勢頭得到遏制。2010年,中央企業百億元銷售收入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15,比2005年下降了53%。重點領域安全生產業績持續改善,中央煤炭企業百萬噸死亡率平均為0.075,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央建筑施工企業百億元產值死亡率控制在2以下,處于全國行業領先水平。
但國資委認為當前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離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一些領域和部分企業生產安全事故多發、頻發的勢頭仍未得到完全遏制,重特大事故仍時有發生,安全生產形勢不可盲目樂觀。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還很不平衡,個別企業還存在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安全生產責任落實不到位、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制度不夠有力等問題。
2、“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總體目標已經確立:建立一大特色體系,創造一流安全業績。
建立一大特色體系,就是到“十二五”期末,中央企業要普遍建立健全與國際標準接軌、具有中國特色、適合本企業特點的安全管理體系。這一安全管理體系,對外要經得起境外競爭對手挑剔,對內各企業和全體員工能得到有效執行。
創造一流安全業績,就是到“十二五”期末,中央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和主要安全業績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企業水平;重點行業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較“十一五”期間明顯下降。
要實現目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創新工作方式,創建創新安全文化。
三、探索創建創新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道路
探索創建創新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道路,把管理和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從科學管理向文化管理提升。
第一,在實踐中創新文化管理,使安全生產管理體現安全文化特征:
1、安全核心價值——“以人為本”高度認可,取得一致;
2、安全行為科學合理,并得以有效的、廣泛的、自覺的踐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國資委公布的《中央企業安全生產禁令》是給中央企業安全生產行為劃出的不可逾越的紅線。要按照《通知》要求,進一步梳理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確保有章可循。
3、軟管理、硬管理巧妙結合,監督型管理變為科學的預測型。著力做好事故的預測和防控。“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一是要抓好源頭防范。二是要抓好過程管控。三是要抓好重大危險源控制。
4、人人都是安全管理員,本質安全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員、全過程、全過程。
敗涂地化建設的方法安全考核和事故問責力度,加快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第二,從安全管理關注的3種人——負責人 、專業人員、特種作業人的安全素質向安全文化強調的五類人拓展。即強化負責人 、專業人員 、特種作業人+人人和員工家屬的安全素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全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技能。一是要突出培訓重點。二是要注重培訓效果。三是要加強培訓師資和基地建設。
第三,結合實際,完善措施,抓好落實。突出做好三項監管。
1、“前車之覆,后車之鑒”。要深刻汲取近年來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剖析深層次原因,針對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2、加強對承包商和分包隊伍的管理。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對承包商和分包隊伍的安全管理一旦出了問題,業主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面對中央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對承包商和分包隊伍管理日趨復雜的情況,要認真履行對承包商和分包隊伍的安全監管責任。
3、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系。
四、江蘇蘇美達集團公司在創建創新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的實踐體驗
江蘇蘇美達集團公司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重要成員企業。2010年底蘇美達集團連續第三年在國機集團年度安全生產責任目標考核在A級(先進)行列;在2007年榮獲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先進單位榮譽后,又創建為江蘇省“平安企業”和南京市玄武區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
能夠取得成績,總體上應歸結為“以人為本”,創新踐行安全文化建設的結果。重要的體驗可以歸納為兩點,第一點為管理者的安全意識是根本,第二點是管理的基礎在基層。承包經營發展與安全管理現的矛盾。正確的安全意識,明確的責任目標、有效的管理制度、高效的執行力度、有力的保障措施構成了江蘇蘇美達集團公司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生產體系。在安全生產方面,蘇美達集團始終貫徹“安全第一”的方針、堅持“基礎建設”的路線、秉承“常效管理”的法寶、落實“重在執行”的措施。
蘇美達大廈得以有效禁煙是最典型的事例。在蘇美達擁有15年以上司齡的同志都知道,現在的辦公大樓——蘇美達大廈從它落成使用的那一天起就嚴格的實行全樓禁止吸煙。當年公司許多“煙民”普遍認為實施禁煙規定的重要原因是主要領導人自己不吸煙。隨著領導到齡退休,繼任主要領導人是公認的“煙民”。廣大“煙民”們默默地期盼著連續實施多年的禁煙“鐵律”無聲無息的消失。誰知等來的是繼任主要領導人的以身作則的執行著禁煙規定。這一以禁煙為典型事例充分說明了安全文化已深入蘇美達的骨髓,上至公司主要領導人,下至公司基層員工,無一例外。
上一篇:“三招十五法”構建安全文化新模式
下一篇:安全文化建設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