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筆者參加的某基層單位月度總評會上,該單位領導和職工對本單位取得的成績避而不談,而是對生產經營和安全管理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工作失誤抓住不放,勇于開展嚴肅的自我批評和深入剖析,并立即制定了嚴格的處罰和整改措施,令參加過不少這類會議的筆者耳目一新,禁不住為他們的自省意識和敢于揭短亮丑的勇氣喝彩。
的確,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里,各企業面臨諸多挑戰,其競爭的實力如何,將完全取決于它的整體狀況。就像沒有不生病的人一樣,也沒有不會失誤的企業。基于這一點,我們的企業在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居安思危,用放大鏡查找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明確最短的那塊短板,并在此基礎上找準癥結,及時采取措施加以整改,不斷提高管理水平。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少單位和個人喜歡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式的好人主義,對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大談特談,對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么輕描淡寫,要么一筆帶過大而化之。實際上,成績不談跑不掉,問題不講不得了。如果總對自身出現的問題諱疾忌醫,對工作中的失誤不敢正視。那么,久而久之,整個企業和職工都會不自覺地滿足于目前取得的成績,而對暴露出來的問題不能采取具體的措施進行糾正,甚至從而產生自滿和懈怠的情緒,這樣的企業必將被自身的“短處”堵死在“死胡同”中而不能“生還”。
因此說,和每個職工一樣,一個敢于直面自身“短處”并立即改正的企業是一個無所畏懼的企業。只有勇于揭短,善于揭短,經常揭短,企業才會吐故納新,永遠充滿生機和活力,使青春永駐。
上一篇:老毛病必須下猛藥
下一篇:當溜子機頭離我只有四公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