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3·16”特大交通事故發生后,作為一名公交車司機,我明顯感到肩膀上的責任更加重大了。由于我們線路是負責廣州和花都間的客運任務,車輛既要穿過繁華的市區,又要按照既定的站點?可下淇,因此行車中更加顯出安全的重要性。
每天上班接車時,我們要做好車輛的檢查和維護工作,確保出車前油、水充足,各類儀表及開關正常;轉向系統靈活無松動,離合器松緊適度,掛檔順暢;手、腳制動器工作有效。晚班出車時還有特別針對照明燈光系統進行檢查,以確保夜間行車安全。
行車時,我們時刻繃緊安全之弦,銘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寧慢三分,不爭一秒”的行車準則。在鬧市區行車時,車速一般不會超過40KM/H,且需要等候紅燈及靠站上落客、起步、制動十分頻繁,這種情況容易使司機感到煩躁和疲倦,很容易開“斗氣車”,從而引發安全事故。所以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規范和約束自己,做到合理控制車速,保持前后的安全車距;車輛通過路口和讓行橫道時一定要“一慢、二看、三通過”。靠站時提前減速滑行,文明?,不搶位、不包頭,起步用一檔、換檔及時麻利,盡量保持車輛的平穩,夜間行車注意開啟示寬燈和線路牌燈,市區不開遠光燈。
開車上高速公路時,我們要注意時刻留意路況,嚴格遵守公司的限速要求,遇到路面凹凸時要及時減速避讓,超車跨線時一定要打燈及鳴喇叭示意,超車后應主動將車駛回主車道,不長時間占用超車道行車。夜間行車視線受到一定影響,駕駛員要開啟車內照明燈供乘客使用,開啟遠光燈并不時根據路面及環境情況進行遠、近光的轉換。做到科學用燈,減少眼部疲勞。
作為一名公交車駕駛員,我們除了關心注意車況、路況以外,也要注意與乘客的溝通交流,做好與他們的溝通工作,就可以由司機和乘客共同營造安全和諧的乘車環境和輕松愉快的車內氣氛。
一天中午,我駕車由中山八路站開往花都客運站,行車到增槎路湖天貨運站路段時,遇到嚴重堵車,十五分鐘過后,車輛仍無法前進一步。車廂內的乘客也開始議論,有的乘客開始高聲表達不滿情緒。我趕緊將收音機調至交通頻道,又聯系前車的同事,得知是由于一臺平板車機障而導致交通堵塞。于是我及時將情況向乘客作出解釋,乘客們得知情況后紛紛表示理解。我又詢問乘客意見,開門給部分乘客下車趕路,使車廂內的氣氛得到緩解,后來堵塞狀況解除,到總站后不少乘客下車時還主動與我道別,令我十分高興。我認識到:做好與乘客的溝通確是安全行車的關鍵一環。
作為一名公交駕駛員,我心中時刻牢記:安全是企業的生命!在我們的身后,是幾十位乘客,幾十個家庭,我們有責任要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每當我腦海里浮想起車禍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災難鏡頭時,腦中那根安全之弦就繃得格外緊。全心全意當好每一班,開好每一趟車,安全才能回家!
上一篇:抓安全就該多些“烏鴉嘴”
下一篇:安全教育要!吧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