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周圍的職工交流時,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安全工作越干越膽小。”仔細想想,此話確實也有道理,原因大概是這樣:剛參加工作時,熱情高,想干、敢干,干工作的膽子大;但隨著工作閱歷的增加,逐漸地對安全產生了“畏懼”感,所以大家干起工作就越來越膽小了。
越干越膽小,究竟好不好呢?筆者認為,只有“膽小”,工作才會越來越細、越來越實。而這種“膽小”,正是職工安全意識得到增強、安全作風得到轉變的體現。
工作越干越膽小,體現的是一種安全意識。在鐵路運輸行業的許多生產環節中,事故隱患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稍不留神,事故的幽靈就會出現在眼前。許多血的教訓無不是我們麻痹大意、“膽大”釀成的。正因為膽子小,我們工作起來才會倍加謹慎、細心,處處考慮安全,時時提防事故。
工作越干越膽小,也是一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是敬業的體現。有了這種“膽小”,就能時時給自己敲響安全警鐘。通過一些事故案例,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些基層單位盡管制度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嚴密,可是仍然事故不斷,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生產者缺乏“膽小”的工作意識。
俗話說:“小心才能無大錯。”安全生產是一項細致、嚴謹、可持續性的糸統工程,工作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應該小心謹慎從事,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因此,要使我們的安全運輸生產萬無一失,就需要“膽小”一些。
上一篇:安全預想需要“烏鴉嘴”
下一篇:對“放心人”不能太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