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們六人有幸被派往山東某知名化工企業培訓一周。我們是采用跟班的方式學習。在學習期間,我們發現,凡是在生產現場出現的人都是統一的工裝,頭戴安全帽,胸前佩戴上崗證,非常整齊。倒是我們幾個在現場特別的顯眼,很不協調。
后來在閑暇時和當班的師傅聊天時了解到,在一次夜間突然全廠斷電的處理過程中,一位操作工拿著F扳手出門去關一個重要的閥門,由于情急之下沒有帶安全帽,結果在趕往操作地點的途中不幸撞上了腳手架毛竹的頭部,致使本人頭部受傷。在事后的事故處理中,認定該操作工雖然是因處理突發事故受傷,但該操作工沒有按照安全管理規定佩戴安全帽,沒有養成佩戴安全帽的習慣,因而該起事故屬于責任事故。并且按照該單位的安全管理規定給予相應的處罰。這起事故的處理在該公司引起了強烈反響,從那以后,每一位到現場作業的人員,無論是誰都養成了戴安全帽的習慣。
像這樣沒帶安全帽而引發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在我公司因沒帶安全帽而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至少就有兩次,第一次是在一次大修中,一名維修工因沒帶安全帽,在登高作業時被腳手架的毛豬頭扎傷頭部,;第二次是前一段時間因沒有佩戴安全帽而被玻璃扎傷的安全事故。看似偶然的事故背后往往都有著必然的因素。關鍵是在于防范有沒有到位,小題不大做,大題會出錯。安全帽雖小,關鍵時卻能發揮大作用。
管理學認為人都是有限理性的。
但在我們有些同志的眼里,總認為戴安全帽、登高系安全帶這類要求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因為平常我們在作業時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帶不也沒出什么大事么?。一次、兩次、三次、五次…三十次、五十次沒有戴都沒有事,因而不戴安全帽就是沒有事。怕麻煩、圖省事的心理在這些同志的意識里大有市場,甚至是放屁脫褲子的做無用功事。結果在第一百次或更多的一次中就發生了事故。
只有自己準備好,你才會有效地幫助別人。這是航空公司的十大安全格言之一。安全生產,就是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從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做起,小題大做,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當我們在遇到異常情況時才能從容應對,處變不驚,有效的避免事故的發生。
上一篇:不能忘卻的紀念
下一篇:莫做“自我傷害”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