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幣驅逐良幣,講的是在鑄幣時代,當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劣幣進入流通領域后,人們就將足值貨幣———良幣收藏起來。最后,良幣被驅逐出市場,市場上流通的只剩下了劣幣。
劣幣驅逐良幣,常常讓筆者想起在現場作業中,職工為搶進度,往往會簡化作業程序。事故的發生往往是量變之后才能引起質變。有時,一兩次簡化作業程序給安全埋下的隱患,并不會立竿見影地導致重大事故的發生。表面上看,那些因按程序作業而進度慢的職工反而吃了虧。久而久之,見怪不怪的簡化作業程序便給安全埋下巨大隱患。
這種作業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應該引起管理干部的高度重視。因此,筆者認為,管理干部既要加大對作業中的“兩違”行為的檢查考核力度,又要從關心職工愛護職工的角度出發,科學地安排作業計劃,因地制宜合理地給職工派工。同時,管理干部還要從思想教育入手,讓職工深刻認識到簡化作業程序的嚴重危害,讓職工自覺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不讓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在作業中發生。
上一篇:安全管理拒絕“消防員”
下一篇:由“眼不容沙子”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