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個怎么說都不過時的話題,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未雨綢繆、亡羊補牢……類似用語我們也都深解其意,耳熟能詳。近來讀報,發現一個似乎不常見的“新”成語,也對于促進“我要安全”非常貼切。
《漢書·霍光傳》就記載了“曲突徙薪”的典故:有人看到某戶人家鍋灶砌的是直煙囪,旁邊還有柴堆,就勸其將煙囪改曲,搬走柴草,否則恐有火患。但建議未被采納,后來這戶人家果真因“直突、積薪”而失火。《新華成語詞典》里對“曲突徙薪”的注解為“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止禍患發生。”我國還有句古話:“履霜,堅冰至。”意思是踩上寒霜之后要知將有堅冰到來,喻義防微杜漸、及早應對。
去年汶川特大地震中,一名叫葉志平的校長和他所在的桑棗中學創造了奇跡。地震突發時,桑棗中學那棟“蓋樓花了17萬、加固卻用了40多萬元”的實驗教學樓,沒有倒塌;2000多名師生,僅用1分36秒就沖到操場,無一傷亡。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經常可耳聞目睹,通過“曲突徙薪”式的預先準備和超前應對,就能將各類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確保安全生產順利進行。
隱患是安全的天敵,僥幸是事故的密友。企業安全管理任何時候都屬于“危機管理”。經驗和教訓無不表明,面對隱患和事故,“亡羊補牢”固然可慰可誡,但“曲突徙薪”更是可嘉可勉。
當前,在盛夏來臨、生產經營和發展任務艱苦的情形下,我們要繼續深入開展“我要安全”主題活動,倡導“曲突徙薪”。要正視企業的安全現狀,摸清企業的“安全家底”,既對自身的“直突、積薪”不避諱,也對來自各方的“曲突、徙薪”的建言廣采納。在“曲突徙薪”上,我們要多一些敬畏、少一點輕視,多一些憂患、少一點慵懶,多一些堅持、少一點放棄,多一些“較真”、少一點懈怠,多一些提前、少一點滯后,多一些內容、少一點形式,讓“曲突徙薪”成為規則、融入意識、化為自覺、養成習慣,普遍為大家遵守奉行,主動付諸行動,真正貫徹到安全生產的方方面面。只有當人人對“曲突徙薪”不再陌生,個個以高度的責任心去做“曲突徙薪”的實踐者,我們的安全大廈才會更加牢不可破、堅不可摧。
上一篇:塔吊和臺風(安全寓言)
下一篇:抓安全要“小驚大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