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安全管理對于鐵路運輸生產工作十分必要,在過去鐵路技術裝備低下,管理水平落后的情況下,許多站段給安全管理干部定有一定任務,要求其每月完成規定數目“事故苗子”的任務,以達到強化安全現場管理的目的,這在特殊年代起到了積極作用。
近10年來,鐵路企業快速發展,從建立現代企業入手,重視人員素質培育和行車設備的科技含量的提高,并不斷優化管理手段,使安全生產周期得到不斷延長。但對安全管理干部定任務要完成足夠“事故苗子”的制度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使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一種“尷尬現象”。普通職工認為安全管理中“抓”事故苗子是必要的,但不應對干部定數量和任務,目前企業的管理制度都已很健全,職工素質普遍提高,違章行為已經大大降低,真正意義上的事故苗子已經很少,若管理干部每月沒有達到一定的苗子,就完不成任務,導致他們吹毛求疵的去抓事故苗子,使職工厭煩,更易產生消極怠工現象;安全管理干部則這樣認為,如果不定任務抓事故苗子,干部就沒有足夠的意識參與安全管理,導致職工“兩紀”松散,久而久之會殃及安全生產。安全管理日趨合理,雖然更多的時候造成一個事故的發生必須同時具備若干條件,違章不一定會造成事故,但是抓安全生產就需要不惜一切代價,才能保證鐵路的正常運輸秩序。
雖然這些干部和職工的出發點都是為安全生產服務著想,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分歧,造成安全管理中出現職工和干部心理對抗的“尷尬現象”,對于融洽干群關系不利,還往往破壞本來和諧的安全生產局面,產生干部在現場,職工認真盡責;干部不在現場,職工一盤散沙的怪現狀。
筆者認為,鐵路企業發展需要不斷更新管理手段,重視職工的職業道德自律教育,圍繞安全生產實行科學管理,落實好安全逐級負責制,出臺體現符合企業實際的相關人性化管理制度,便于操作和實施,不斷適應管理體制創新的要求,整合職工和企業對安全生產的行動,達到使安全生產的意識根植于職工的心中,使其樂于付諸于行動,以使這樣的“尷尬現象”少一些。
上一篇:“亡羊補牢”不可取
下一篇: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