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管理中,每一次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一連串的違章造成的。在分析查找安全事故原因的時候,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語言。但反過來再分析事故的發生,常常也聽到有人埋怨:平時啥事都做得好,只有一次沒做到,沒想到一次疏忽導致事故發生,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
實事求是地講,埋怨者的話并非吹毛求疵。作為一名職工天天遵章守紀,只有一次不小心有點疏漏,沒想到就發生了事故,除了自己埋怨“運氣不好”,又能作何解釋?
話說至此,我不由得想起在《讀者》雜志上看到的一道著名的數學題,題目就是,90%×90%×90%×90%×90%×90%=59%。
你也許要說這個數學題有啥著名的,就連一個小學生也能算的出來。但是,我之所以要拿這道題說事,原因就在于,從這道“簡單”的數學題中,我們應該悟出些許安全生產的道理。
從小學到大學,很多學生信奉的就是“六十分萬歲”:只要能及格就算過關。于是,一些人參加工作后依然如此:把工作做到百分之六十,領導既不批評自己“一事無成”,同事也不諷刺自己“假積極”。事事得過且過,繼續自己的“六十分萬歲”。
但鐵路的工作性質是“聯動機”。如果機車部件檢修的質量90%,整車出廠也滿足于90%,司機的操縱要求也是90%……以此類推,待火車上線運行時,說不定其質量的保證率已經變成了59%。在這樣的情況下,火車不出事故才是怪事!
事實上,對工作質量滿足于90%的“上限要求”,如果一級一級降格以求,這個90%的目標只會逐步降低。一旦發生事故,不僅所謂的90%毫無意義,還有變成負數的可能:事故搶修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的嚴重后果,早已無可挽回。先前90%的努力付諸東流,剩下的只有悔恨的淚水!
鐵路運輸安全生產不是“一個人的戰爭”,“一點也不差,差一點也不行”是血的教訓總結的。在生產過程中不能打折,只有100%才是及格。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保證鐵路運輸的安全生產!
下一篇:警惕“虛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