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了這樣一則報道:英國皇家空軍在統計二戰時犧牲的飛行員和飛機失事的原因時,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奪走飛行員生命最多的不是槍林彈雨、惡劣天氣,而恰恰是飛行員在完成任務歸來著陸前的幾分鐘。心理學家在分析原因后認為,由于飛行員在這一瞬間放松了安全警惕,所以釀成大禍,人們管這種狀態叫“虛假安全”。
由此我聯想到鐵路的安全生產。應該說這幾年在鐵路各部門的努力下,職工的安全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不可否認“虛假安全”現象在工作中不存在。有的職工自認為“武藝高強”,干活一味憑經驗;有的職工違章違紀形成習慣,認為以前沒出問題,今后也不會有事;有的職工在安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認為可以松口氣了。此時他們都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安全的,殊不知“虛假安全”的孿生兄弟——安全事故正瞅準時機向他們襲來。這些年被“虛假安全”傷害的例子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要杜絕“虛假安全”,就要牢固樹立“上道一分鐘、警惕60秒”的安全思想。工作中遵章守紀、標準化作業,不給“虛假安全”任何入侵機會,這樣才能確保安全生產長治久安。
上一篇:一道數學題里的安全理念
下一篇:安全,讓生命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