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是個模糊的詞,而它“貴”在模糊。對上級下達督辦的事情,“差不多”是“退路”,是“計謀”,使上級領導只知道在“落實”,而不知道“落實進度”和“落實效果”。對答應部屬和職工的待辦事項,“差不多”是“緩兵之計”,能使職工在組織的“關懷”下踏實苦干。
“差不多”表現在思想態度上,會使人喪失進取心,加劇個別同志虛榮心的膨脹。為什么具體情況不講,偏偏喜歡“差不多”呢?說白了,就是為了名聲好聽,面子好看。上級不追究,“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歡喜。真要查起來,“差不多”本就概念模糊,怪只怪 “悟性”不深。“差不多”思想是頹廢和消極的,說一些安全措施 “差不多”落實了,講一些安全知識“差不多”掌握了,都是缺乏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的表現,如果一直抱著“差不多”態度,就不能居安思危,就容易麻木不仁,就必定誘發事故。
“差不多”表現在具體工作上,會使人不注重細節,為安全埋下隱患。信號樓操縱臺上股道與股道之間的信號表示“差不多”(一是信號顯示一樣,二是“股道”間隔的確“差不多”),如果信號員稍微粗心大意,就會進錯股道,就有可能釀成悲劇;扳道員最清楚,道岔定位與反位的間距也“差不多”就幾厘米,但這幾厘米就足以造成脫軌,危機人身和車輛安全;調車人員在調車作業時因一個“差不多”過緊或過松的人力制動機、一個差一點未連結好的軟管,都有可能發生事故。除此之外,售票人員因“鄭州”與“廣州”“差不多”而錯打一張票,就會給工作帶來被動,甚至因此影響鐵路聲譽。貨運人員因車號“差不多”監裝卸貨物時,就有可能為一個數字之別而錯裝錯卸,甚至發展到錯編錯開。
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的“差不多”必須戒,粗心大意麻木不仁的“差不多”當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