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安全生產中對職工嚴格管理,嚴格考核,這無可厚非。但在人們思想十分活躍的今天,僅靠嚴格的規章制度來實現安全生產是遠遠不夠的。人的情緒是一把無形的“雙刃劍”。僅靠嚴格的制度、嚴格的手段來約束,職工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給企業的安全生產帶來負面影響;反之,在充滿人情、親情的氛圍中工作,職工的情緒就會穩定,心態就會擺正,就會自覺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我們知道企業生產千頭萬緒,系統龐雜,沒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并加以嚴格的執行是不行的。但是,單憑嚴格執法也是不行的。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因為企業生產的第一要素是人,即是我們的職工,他們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個體,而并非機械。他們的行為是受到他們思想意識的支配,他們對于制度的約束承受力是有一定的度的,在管理中如果忽視了職工的思想感受和對制度的承受力,一味地用制度約束,反而適得其反。倘若在實施嚴格制度管理的同時,認真揣摩職工的心理需求,在安全管理中多注入一些人情味,這就是情感管理,用情感管理營造濃厚的親情安全文化氛圍,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感管理自古有之,古代注重情感管理的政治家當首推吳起。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軍事改革家吳起用嘴給士兵的傷口吸膿血的典故堪稱典范。吳起治軍嚴于己而寬于人,與士卒同甘共苦,因而軍士皆能效死從命。吳起做將軍時,和最下層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覺時不鋪席子,行軍時不騎馬坐車,親自背干糧,和士卒共擔勞苦。士卒中有人生瘡,吳起就用嘴為他吸膿。這個士卒的母親知道這事后大哭起來。別人說:“你兒子是個士卒,而將軍親自為他吸取瘡上的膿,你為什么還要哭呢,”母親說:“不是這樣。往年吳公為他父親吸過瘡上的膿,他父親作戰時就一往無前地拼命,所以就戰死了。現在吳公又為我兒子吸瘡上的膿,我不知他又將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哭。”從吳起情感管理可以看出情感管理的效能。
現在有許多的企業非常注重對職工的情感管理。據悉,的單位實施班前安全體檢制,對思想情緒不穩定、身體有病不能上班者,堅決不讓其上班,以保證職工的生命安全和企業安全生產,切切關愛體現了領導對職工視親人的親情。有的單位把職工的“全家福”合影掛到每個生產班組,并附上“親人盼著您平安回”、“時刻安全操作,終身美滿幸福”等安全警句,在崗位、生產現場懸掛“為了親人,請您安全生產!”等提示語。提醒廣大職工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此舉為枯燥乏味的安全工作注入了濃濃的人情味,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心拉近了,職工安全生產的情緒高漲了,他們的安全意識自然而然的就會轉變,就會自覺地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做安全”根本的轉變。企業生產自然就會安全,企業就會安全高效科學發展。
上一篇:規定豈是糊墻紙?
下一篇:安全需要“閉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