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杜邦公司非常重視安全工作,規定員工上下樓梯必須扶扶手,在辦公室里不準奔跑,鉛筆尖要朝下插在筆筒內。該公司如此謹小慎微的安全教育、規章制度和具體措施,看起來是安全生產管理中的一個個小元素,但正是這一個個小的安全元素,使得這家公司一直保持著驕人的安全記錄。另據中央電視臺報道,有一個叫細妹的紡織女工,根據積累的工作經驗,編成了紡織女工安全十八法。如,頭發未扎緊而脫落卷進機床,很可能導致車毀人亡。細妹對安全生產的留意,體現了“細微之處見精神”。
安全生產工作是一件大事要事,但它又是由一點一滴、一絲一毫的細節組成的,是由每個單位、每個人、每個細節的安全組成的,強化社會每個細胞的安全防范意識,對每一個安全細節都“舉輕若重”,方能達到“舉重若輕”之境界。
海恩法則認為:一起重大的飛行安全事故背后有29個事故征兆,每個征兆背后有300個事故苗頭,每個苗頭背后有1000個事故隱患,這1000個事故隱患,只要有一個不能處理好,就可能引發事故。在眾多事故原因中,抓安全不重視細節,不在解決細節問題上下工夫,可以說是一個重要因素。許多企業在安全工作上喜好大呼隆,造聲勢,看起來熱熱鬧鬧,轟轟烈烈,但做的只是表面文章,沒有在精、細、實上下工夫,因而有些安全隱患得不到排除,加之崗位責任制不能落實到位,有章不循,違規作業,如此怎能不發生生產事故?
抓安全,細節決定成敗。我們每一個人應牢記海恩法則,重視生產中每一個細節,正確處理好每一個細節。細節問題重視了,防患于未然,就可為安全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上一篇:對“安全疲勞癥”要徹底根治
下一篇:差點“失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