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工地,安全檢查小組進入現場,發現有一個基坑的邊坡防護沒有做好,就提醒現場負責人有塌方危險。當時現場負責人認為,工地一直這樣做也沒出什么事情,安全小組簡直就是大驚小怪,沒事亂喊“狼”來了。因此,對安全小組提出的問題未做任何整改。安全小組撤出工隊后的第三天,基坑就塌方了。還有一個工地,老工人發現一個機械設備老化,向工地方面反映說這臺設備不能再使用了,如強加使用會發生安全事故,工地不以為意,過了幾天就發生安全事故了。這兩個事件充分說明,“狼來了”不僅要喊,更要喊得響亮!聽到這樣的呼喊,我們應該提高警惕,絕不能無動于衷,更不能坐視不理。因為你的一次無視,你的一次大意,完全就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伴隨我們長大的“狼來了”的寓言故事,讓我們牢記著千萬不能說謊,說謊會被狼吃掉。但是從安全的角度來說,不但不應該討厭 “狼來了”,反而要鼓勵大家多喊“狼來了”,因為它能把我們從僥幸的心理中喚醒,能把我們從習慣的心理中挽救。
安全生產制度明確規定,作業現場的每一名干部職工,都有權利和義務對安全負責,一旦發現安全隱患,或者冒險作業、違章作業情況出現,任何人都有權利提出警告,停止作業。
當然,有時候,一次違章作業、一次冒險作業沒有導致安全事故,但那是偶然的。那是僥幸的安全心理,僥幸心理是促成事故發生的幾大心理中出現最為頻繁的一個。經驗證明,一次安全事故的發生,乃是幾十次甚至成百上千次未遂事故的反復出現才誘發的結果。因此,在有人對我們的不安全行為提出善意的勸告時,我們不要認為他是在虛張聲勢、故意唬人,這樣的“狼來了”喊的對,喊的好。因為,在生產過程中,一次真正的“狼來了”都要不得,必須在每一次安全事故未發生的情況下加以制止,加以預防,提前掌握消除隱患的方法,提前制定應急預案,組建安全檢查小組,并明確小組中每個人的責任,這樣時刻警惕,不時演練,時刻繃緊安全弦,等“狼”真的來了,才不會丟了安全這只“綿羊”!
“狼來了”是一個嚴謹的安全教育故事,在安全學上,它也是一條意義深刻的人性化標語。安全工作已經被提為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環節。在企業發展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的今天,在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就的今天,安全管理工作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件頭等大事、要事,我們需把“狼來了”的故事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因為它不只是一個寓言故事,而是促進我們抓好安全,做好各項工作的“緊箍咒”,是我們企業邁向成功的“一劑良藥”,我們必須充分地利用好這一原則,把安全抓上去,抓出成效,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下一篇:餐館就餐與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