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查看某單位幾年來的安全資料,發現該單位發生行車設備故障甚至是行車事故最多的時候不是在天氣惡劣、運輸任務繁重的暑運和冬春運,反而是在每年的四月和九月這兩個氣候最適宜人工作的月份。由此想到晚唐詩人杜荀鶴寫的那首著名的哲理詩《涇溪》:“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險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這首詩是說涇溪這個地方水流湍急,暗礁遍布,急流險灘使人望而生畏,船夫們經過這里時思想高度集中,小心謹慎,保持高度警惕,所以多年都沒發生過翻船落水的事故。反而是在水流平緩且沒有礁石險灘的“平流無石處”,因為船夫思想麻痹大意,放松警惕,經常發生翻船落水的“沉淪”事故。詩人告誡我們:導致“翻船落水”事故的原因并不在于急流險灘,而在于思想上放松了警惕。
暑運和冬春運因為天氣惡劣且運輸任務繁重,很容易造成事故,所以我們高度警惕,工作中小心翼翼,反而很少發生事故。而到了暑運和冬春運剛剛結束的四月和九月,因為安全生產的持續穩定,再加上氣候適宜、運輸任務也較輕松,我們自以為很安全思想上麻痹大意而放松了警惕,這也是許多事故就發生在我們認為不該發生事故的四月和九月的原因。
如今,緊張的暑運已經結束,九月的天氣也是秋高氣爽,可謂又到了“平流無險”的時節,我們一定要保持兢慎的心態,不要麻痹大意,不要放松警惕,切莫在平流無險處“沉淪”。
上一篇:安全重在行動
下一篇:安全生產應預防“節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