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安全管理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工作,如何有效地抓好鐵路安全生產已是每一位管理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那么,我們鐵路安全生產到底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呢?
我們鐵路每一位同仁,無論是在出事故后還是平時,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機制。比如說干部安全生產管理生產責任制,對干部作風、干部直接下現場參與一線管理、關心職工等等都有明確規定,還特別有明確的數量要求,應該說這已經很周到了,但是現實中卻不盡人意:管理者下現場盯控關鍵點“量化”次數都按照規定完成了,安全管理各種臺賬也填寫完整、記錄詳實,認為我們安全基礎沒問題。可是安全漏檢、違章違紀的慣性問題依然屢見不鮮。為什么呢?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安全逐級負責制到底執行的怎樣?我們各級抓安全管理的部門在檢查、落實安全工作時到底如何衡量?是光看看臺賬是否填寫完整、“手帳”(工作寫實)是否完成了“量化”標準嗎?還是看看基礎設施(設備)的運行、基礎制度的落實是否正常呢?筆者傾向于后者。
我們安全管理既要管現場、還要理性思考總結,所有管理者都能腳踏實地真正撲下身子抓現場,抓安全關鍵點,也許你沒有來得及填寫完“量化”表,但是你真正為現場安全出了謀、劃了策,為現場安全死角不留隱患做出了具體事,是親自力行,對所有安全問題、設備運行問題不是可能或臆測,是肯定的掌握、確切的判斷,我想這樣,安全管理才有效果、才有曙光。
當然,每一個系統、每一單位、每一個部門的安全重點都不盡相同,所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
我們的基層管理真正要達到自控,要有一種為安全生產想事、某事、干事,干成事的精神,主動為安全出謀劃策,盡心盡力。我們要正確對待各種安全檢查和指導,要充分認識到檢查臺賬和量化指標只是一種手段或者一種管理的形式,但是切忌為了應付檢查而盲目“量化”,更不能把安全管理以“量化”了之!
上一篇:安全管理就要“小題大做”
下一篇:隱患需用心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