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9日21時21分,資興礦業集團公司周源山煤礦發生一起頂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55萬元。
一、事故概況
⒈企業名稱:資興礦業集團公司周源山煤礦
⒉企業性質:國有重點
⒊事故時間:2008年2月29日21時21分
⒋事故地點:2216工作面
⒌事故類別:頂板事故
⒍事故傷亡情況:死亡1人
⒎直接經濟損失:55萬元
二、事故單位概況
(一)企業概況
資興礦業集團公司周源山煤礦位于資興市香花鄉境內,西距資興市4km,南距郴州市43km,有京廣鐵路許三支線標準軌直達礦區,交通運輸方便。
周源山煤礦是1966年興建,1970年簡易投產,隸屬湖南省煤業集團,屬于國有重點煤礦。煤礦現有職工3000余人,每天3班作業,每班八小時工作制。
(二)礦井基本情況
資興礦業集團公司周源山煤礦依法取得了“五證一照”。礦井設計生產能力45萬噸/年,2006年核定生產能力57萬噸/年。礦井安全管理機制為礦長負全面責任。生產副礦長分管煤礦頂板管理工作,回采工區負責煤礦回采工作。公司設生產技術部、安全監察部等部門。
礦井開采技術條件:周源山煤礦是三都煤田深部井田,本區呈單斜構造,地層走向NE15-250,傾向NW,平均傾角240,礦區可采一、三、四煤共三個煤層。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為1.81m3/t,為低瓦斯礦井。礦井水文地質較簡單,正常涌水量為430m3/h,最大涌水量為701m3/h。煤塵有爆炸危險性,煤層屬不易自燃煤層。
礦井各生產系統狀況:礦井采用立井開拓,采用立井開拓,分兩個水平開采,現開采-650水平。礦井采用中央邊界抽出式通風。
礦井運輸系統:礦井采用立井開拓,主井擔負全礦的原煤提升,副井擔負輔助提升和人員提升。
(三)事故工作面的基本情況
2216工作面位于22采區北翼第三個一槽采煤工作面。直接頂為砂質泥巖,夾煤線,厚0-1.4m;老頂為粗砂巖,厚11m;直接底為砂質泥巖,厚8m。工作面傾斜長180m,平均采高2.2m。工作面使用MG132/300-W型機組落煤,配套使用SGB630/150C型刮板運輸機。采面中下部有100m采用ZH-2000/16/24Z型懸移支架支護,下端頭用3.2m丌梁,組合成“四對八梁”進行支護。由于工作面中上部存在一個斷層,采面上段有67m采用2.8m丌梁配單體液支柱支護頂板(丌梁成組布置,交替邁步),丌梁支護段采取“三•五”控頂,排距0.63m。
2007年5月技術員向躍湘制定了斷層處安全管理補充措施,經礦有關部門審查、總工程師審批后組織全隊作業人員進行了學習,措施規定回柱放頂時,斷層及破碎段要分在一個組段內,斷層面上、下盤要打好斜撐支柱或叢柱加強切頂支護。
三、事故發生和搶救經過
2月29日中班采五隊帶班領導為隊長肖云華,本班計件人員共14人(包括班長李德華)。隊長肖云華在班前安排了工作,其中8人放頂(分成四個組作業),6人負責移懸移支架、處理工作面溜子故障和縮運道溜子槽板;對安全生產進行了布置,特別強調了斷層處要打好斜撐支柱,要求隱患不處理好不得放頂。班長李德華負責分組分段工作,歐衛東和羅歸雄負責第一段回柱放頂,李清陽和謝冬蓮負責第二段回柱放頂,第一組溜頭段在懸移支架下方有6塊槽板,懸移支架上方有7塊槽板,共計14塊槽板,其它三個段分別為13塊槽板。工作面溜尾以下57m處有一條落差為0.6m的斷層,第一段與第二段放頂交接口位于下面斷層以下4米處。每組回柱工作采用先下后上回柱法。
值班隊長佘軍華下井到工作面對工作面進行了全面檢查,安排各作業組對隱患進行整改,發現兩個斷層處均未按要求打斜撐支柱,就用粉筆在現場標注要求整改;隊長肖云華下井后督促現場作業人員按要求打好斜撐支柱,但是下面斷層處斜撐支柱不好打,只打了一根,沒有督促現場人員按措施要求打叢柱。由于中班人員較少,隊長就安排值班隊長帶2人、自己帶2人到工作面下部移懸移支架,沒有安排管理人員對斷層處的回柱放頂作業重點把關。
當班安監員張孝興,下井到工作面后,當時沒有分段,看到∏梁是移好的,斷層處溜子已移,就到掘六隊去了,20時返回到工作面,看到第二組已放頂到上部第一個斷層下第三塊槽板,交待他們要補打加強支柱,但是未現場督促現場作業人員整改到位,后來就到風巷檢查瓦斯改牌板去了,22時左右準備出班,在22絞車道-450甩道聽到采五隊工作面出事了后返回工作面。第二組李清陽和謝冬蓮到工作面后,他們按要求補好斜撐支柱、移∏梁、打靠幫支柱,搞完整改后就開始從下往上回柱放頂。
第一組放頂人員歐衛東和羅歸雄先對溜頭段進行了整改,并放完頂,然后進入懸移支架段以上回柱放頂。歐衛東和羅歸雄上去后發現在斷層面處打了一根斜撐支柱,本段有三塊槽板未架設基本支柱,于是,他們架完支柱后對本組放頂地段進行了整改,整改了不對山支柱,斷層處打了幾根靠幫支柱,開始放頂。21時21分,歐衛東和羅歸雄負責的第一段回柱放頂工作即將完成,負責回柱的歐衛東準備將最后一根支柱拖出來,羅歸雄到上方拿注液槍,此時老塘頂板突然來壓,第二組已經放頂區域的一塊未得到支撐的離層大矸石(長4.6m、寬1.5m、高1.3-1.9m)垮落,推倒靠老塘側的兩排共10根支柱和丌梁3根,推倒的丌梁擊中歐衛東頭部和胸部,造成其當場死亡。
3月2日,礦方與死者家屬達成了賠償協議。
四、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本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55萬元(詳見附表)。
五、事故原因和性質
(一)事故直接原因
1、事故地點位于地質變化帶(斷層),頂板巖石裂隙多,其中有一大塊游離矸石,支柱已大部分回出,回柱放頂過程中因其失穩發生推垮型冒頂,,垮落矸石推倒支柱和丌梁。
2、作業人員在沒有對游離矸石附近地段進行特殊處理的情況下進入該區域內作業,游離矸石冒落后推倒支柱及丌梁,作業人員躲避不及,被丌梁打傷致死。
(二)事故間接原因
1、現場安全管理不到位。對采面特殊地段沒有進行特殊管理,管理人員沒有現場把關;回柱放頂前,斷層面上、下盤未按規定打好足夠的斜撐支柱或叢柱加強切頂支護,支護強度達不到要求。
2、煤礦安全培訓、教育不到位,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自保、聯保能力差,現場人員未按要求觀察頂板。
3、回柱放頂分段不合理,未按措施要求將斷層及破碎段分在一個組段內。
(三)事故性質
經調查認定,這是一起責任事故。
六、防范措施
1、周源山煤礦要進一步落實頂板管理制度。堅持安全巡查,發現隱患按規定及時處理,確保支護到位。對采面特殊地段實行特殊管理,每班必須安排管理人員現場把關;變化帶按規定打好足夠的斜撐支柱或叢柱加強切頂支護,確保支護強度要求;對特殊地段的支柱要進行二次注液,確保支柱初撐力。
2、井下采煤工作面嚴格按照作業規程和措施規定進行勞動組合,采面頂板破碎段及斷層處,不得分在二個作業組的交接口處,必須分在一個組內,以便于集中處理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