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單位基本情況及本預案的適用范圍
一、單位的基本情況
組織機構情況
區域位置:庫區位于旬邑縣城關鎮連家河村底莊溝;
庫區總占地面積:4940平方米,庫區實際占地4336平方米。
人員情況:共有職工9名,其中,警衛人員1名,保管員2,押運員3名
1、庫房情況:現有炸藥庫一座,磚混結構,建筑面積54㎡;雷管庫一座,磚混結構,建筑面積45㎡。
2、危險物品:炸藥庫存儲工業炸藥20T,雷管庫存儲工業雷管20萬發。
3、危險等級:炸藥庫、雷管庫危險等級均為1.1級。
4、消防設施情況: 、庫區供水水源:距消防水池141米處有一小河,常年流水不斷是消防取水的理想水源。消防泵2臺:型號:XBD4.3/20-100W ,流量:20L壓力0.43MPa,功率15KW.補水泵1臺:型號:DS40-30/2-5.5 流量:40㎡/h ,揚程30米,功率 5.5KW.消防栓2個:型號:SS100/65-1.6. 消防柜2個, 高壓槍4個,消防水帶80米。管網采用鍍鋅150防銹水管鋪設,總長53米。消防池:標高1045.00,水池容積:理論容積:200立方米
二、本預案的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企業在民爆器材經營活動中發生重大火災、爆炸、被盜、搶劫、洪水、地震以及民爆器材運輸過程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救援工作。
第二部分 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領導
一、組織機構
成立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組長:文璽印
副組長:張海波
領導下組下設3個工作小組:
1、 辦公室(信息組)主任:魯利民
2、 緊急救援組:組長:郭養民
3、 后勤組:組長:姚碧波
二、分工及職責
為實現對民用爆破器材貯存以及運輸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組織到位和責任到人,特明確以下分工及職責(注:若組長不在企業時,由副組長任總指揮;若組長和副組長都不在企業時,由辦公室主任任臨時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一)組長
1.負責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制定和修改;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
2.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3.督促各責任單位建立健全事故應急救援隊伍,組織實施演習。
4.負責與駐地應急救援協作單位(醫院、消防、公安等單位)的協調工作。
(二)副組長
1.根據組長授權,發布和解除組長(總指揮)下達的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2.協助組長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3.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按照要求負責召集有關部門、單位對事故發生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對事故的應急處理情況進行總結,并寫出書面報告,經審查同意后報上級部門。
(三)值班室(信息組)
1.負責接警。
2.根據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決定(除特殊情況外),負責向有關部門報警,聯系有關救援力量,負責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
3.負責救援過程中的工作協調。
4、負責接待社會媒體,收集信息。
(四)救援組
1.及時趕到現場,負責滅火、搶險。
2.負責疏散人員。
(五)后勤組
1.負責把搶險救災所需的物資及時運到現場;
2.協助社會救援隊伍工作。
三、應急救援指揮原則
1.保護人員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要迅速組織搶救受傷人員,撤離、疏散可能受到傷害的人員。但要特別注意,實施搶救之前,必須準確判明是否還有繼續爆炸、中毒、倒塌危險,嚴禁不明情況,一涌而上。
2.防止二次事故。要防止殘留危險品的燃燒,爆炸;防止建筑物、懸吊物垮塌墜落。
3.設立警戒線,撤離所有無關人員,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4.按照不同事故、采取不同的撲救方法。雷管庫、立即迅速撤離;炸藥著火,在初起階段的很短時間內可用大量水撲救,如不奏效,應果斷下令迅速撤離。
5.盡最大努力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作出標識和記錄,尤其對搶劫、盜竊、丟失事故的現場,要妥善保存重要物證和痕跡等,以便事故偵察和事故處理。
6.按照事故性質和嚴重程度,依據規定程序向有關方面報告。
四、應急救援物資的配備
公司應急救援物品配置見表1
表1 應急救援物品配置見表
應急救援物質名稱 數量 存放地點 備注
消防水 200 水池
消防栓 2 庫區院內
消防帶 80 消防箱內
水桶 10 炸藥、雷管庫門左側
干粉滅火器 6 炸藥、雷管庫門左側
鐵鍬、掃帚等 10 炸藥、雷管庫門左側
消防沙 20 炸藥、雷管庫左側旁
急救藥箱 1 值班室
交通工具 1 值班室 單位小車
其它
應急救援物資應設立臺帳,專人保管,定期檢查,確保應急救援物資完好有效。
五、事故報告
在事故發生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經單位領導批準后按規定程序上報。報告應包括的內容是:
1.發生事故的單位的準確名稱、單位負責人姓名、聯系電話及詳細地址;
2.事故單位的經濟類型、所屬行業,企業規模等;
3.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4.事故單位簡況;
5.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6.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7.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8.需要有關部門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9.事故報告的時間、單位和簽發人。
第三部分 危險因素辨識
一、物質危險性分析
(一)炸藥和雷管特性
國內常見的工業炸藥主要有:粉狀銨梯炸藥、粉狀銨梯油炸藥、銨油炸藥、膨化硝銨炸藥和乳化炸藥(含粉狀乳化)。粉狀炸藥由于一般具有較高的機械感度、火焰感度和熱感度;在密閉、高溫等環境下,極易分解,若通風條件不好時,有可能自然或爆炸。乳化炸藥是一種新型含水炸藥,與前述炸藥相比,它是一種相對較安全、環保型炸藥。但近幾年乳化炸藥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多起爆炸事故, 2003年發生在山西繁峙金礦乳化炸藥爆炸事故,引起了人們對乳化炸藥安全性能的高度重視。乳化炸藥在密閉狀態下,遇到強熱高溫時極易引起爆炸。
雷管由猛炸藥、起爆藥、延期元件、引火元件組成。雷管中的起爆藥是以很小的激發能就可被引起燃燒,并迅速轉為爆轟,引爆雷管底部的猛炸藥,從而對外界作功。引起雷管意外事故的意外激發能主要來源有:摩擦、撞擊、雷電、靜電、雜散電流(導爆管雷管具有較好的抗雜散電流的能力)等。
(二)民爆經營企業事故的一般特征
在裝卸、倉儲、運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重、特大事故主要是:
1.火災
炸藥成品、廢品,因受熱分解自燃或因撞擊摩擦、明火等原因被點燃,形成火災。如撲救及時(自動噴淋或手工撲救)、數量較少,且處于分散、敞開狀態,一般不會爆炸。只要應急措施正確、有力,一般均能奏效。
2.火災并引起爆炸
炸藥成品、廢品突然起火,但未立即爆炸,而是經過短暫的由弱到強的燃燒,最終爆炸。應急指揮人員一定要準確把握這一"短暫"時間,實施有效的滅火、救助、疏散措施。但是,必須高度注視火場變化,應在大火無法撲滅,爆炸、倒塌即將發生之前,果斷下令迅速撤離現場所有人員。這是防止救火中群死群傷的關鍵環節。
3.爆炸并引起殉爆和火災
雷管、炸藥成品、廢品突然爆炸、引起周圍爆炸物殉爆,繼而引起火災。這類事故最易造成群死群傷。
4.急性中毒
民爆產品受熱后 分解及 燃燒(或爆炸)的產物中均含有大量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能造成人員中毒。
二、貯存過程的危險性分析
炸藥庫和雷管庫可能發生爆炸事故的誘發因素:
1.搬運、裝卸過程中操作失誤;
2.貯存條件不符合規定,違犯同庫存放的原則;
3.明火、雷擊、靜電、射頻、電氣火花;
4.庫區外圍山林失火蔓延至庫區內;
5.其他原因。
三、運輸過程的危險性分析
危險品運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事故的原因:
1. 運輸車輛不符合規定或車輛出現故障;
2. 車箱內危險品碼放不符合規定因顛簸產生摩擦、碰撞導致事故;
3.運輸過程中,駕駛員操作失誤、違章駕駛、路況不良及惡劣天氣;
4.外來明火或意外撞車、翻車。
第四部分 民爆器材倉庫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
一、火災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
旬邑縣民爆部民爆器材庫地處山區地帶,周圍森林茂密,是防火要害部位。庫存危險品一旦著火,易引發爆炸,產生連鎖反應,其后果不堪設想,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一)庫區失火原因的分析預測
1.違反規定在庫區使用明火引起火災。
2.庫區外山火蔓延進入庫區引起火災;
3.電線短路打火引起火災;
4.雷電引起火災;
5.違犯同庫存放的規定,物質不相容而引起火災;
6.庫存條件不符合要求,引起庫存物品著火引起火災;
7.人為縱火引起火災;
8.其它原因引起火災。
(二)報警及接警處置程序
1.報警
本單位任何部門、任何人員一旦發現火情,應立即打電話報警。
值班室(辦公室)電話:029---34428707
2.接警處置程序
值班室在接到火警后,迅速通知領導小組組長,領導小組組長啟動本預案,任命現場總指揮。公司值班室人員按照領導小組組長的要求向上級及有關部門報警,并視火災情況通知友鄰單位。
(三)通訊聯絡辦法和程序
1.通訊聯絡辦法
通訊聯絡辦法主要是使用單位及庫區內的固定電話及個人移動電話進行報警聯絡。
2.通訊聯絡程序
通訊聯絡程序見圖1。
接到火警電話
(四)應急救援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1.應急救援的組織程序
在接到應急救援的命令后,各分隊成員立即趕赴現場,聽從現場總指揮的安排,履行自己的職責。當判斷炸藥庫有可能發生爆炸時,現場總指揮應作出人員疏散撤離的決定。要立即通知并組織現場人員迅速撤離,所有人員到達安全地點后,現場負責人要報告領導小組,現場人員已安全撤離。
2.應急疏散的措施
在接到應急疏散命令后,要組織現場人員向庫房相反的方向迅速撤離。為防止爆炸傷人,撤離路線要盡量避開防護屏障的泄爆口。
3.撲救危險品庫區火災的措施
(1)如是因電路起火引起的火災事故,要及時切斷庫區的電源,以便使用消防水進行撲救。
(2)對于初發火災,當班人員要及時使用滅火器、其他消防工具或庫區內的消防水源進行撲救,將火及時撲滅,在消除隱患后,及時報告領導。
(3)當火勢蔓延迅速,火災面積擴大時:
a) 領導小組要迅速作出是否轉移庫內的危險品的決定,在轉移過程中要聽從指揮。
b) 把距火災現場較遠的水帶接到現場滅火,滅火時不要迎頭接近火場,在火災的下風口清理雜草及林木,打出隔離帶(注意:不要從山的鞍部開設隔離帶,要在山的背面開設隔離帶)。
(4)如發現火勢蔓延,現場人員無法及時撲滅時,總指揮要立即作出迅速撤離的決定。現場監測及醫療救護隊要維護秩序,疏散人員。
(5)如火災可能引起危險品倉庫內的民爆物品 起火爆炸時,現場指揮要立即命令現場人員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如出現人員傷亡,現場監測及醫療救護隊要立即實施搶救,并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救治傷員。
(6)善后處理人員不能隨意進入火災后的現場,現場遺留的爆炸危險品必須用水浸透后確認不會發生二次爆炸,經現場總指揮批準后方可進入。
火警電話:119
值班電話:029-34422115
二、爆炸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
如遇爆炸事故,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方針,采取各種有力措施時,首先確保人員的安全,其次是努力將財產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具體做法是:
1.疏散人員,所有人員撤出到爆炸中心以外的安全地點,同時向值班室或領導小組組長報告,領導小組組長迅速啟動預案。
2.爆炸后引起火災事故的,迅速啟動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3.爆炸后未引起火災,根據現場爆炸的殘留物及現場有關情況制定搶險方案。
4.人員不能隨意進入發生爆炸后的現場,必須用水浸透后確認不會發生二次爆炸或其它事故,經總指揮批準后方可進入。
5.為防止因爆炸引起的電路起火,要切斷爆炸中心附近的供電線路。
6.如發現人員傷亡,現場監測及醫療救護隊實施搶救,并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或電話說明情況,請求救援。
三、洪水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
如庫房遇山洪水災,庫房 值班人員要立即打電話報告值班室或領導小組成員,組長接到電話后要立即啟動預案,指定人員觀察水情并及時報告。
1.及時清理庫區及周邊排水溝,保證水流暢通;
2.用沙袋加固防護土堤;
3.用沙袋封堵庫房門,防止洪水漫入庫房。
四、地震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
按照當地政府的地震災害速報管理辦法的規定,如發生3.0級以上地震:
1. 建筑物內的人員要迅速撤離現場至附近較安全地點,避免人員傷亡。
2.在安全距離以外觀察危險品庫房周圍的震后反應,但必須確保人員的安全。
3.對于3.0級以下的地震,當班警衛要在20分鐘以內(夜晚延長至30分鐘)將初步了解的災情報值班人員和縣地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