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為保障公司食品加工廠和門店的食品衛生安全,及時有效地實施急救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公司財產損失,維護顧客和員工的生命安全,維持正常的安全生產秩序。
1.2依據
依據國家《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餐飲企業衛生規范》等法規,以及QS、HACCP的有關標準要求制定本預案。
1.3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單位發生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救援工作。
1.4應急預案體系
根據本企業管理體系及行業特點,應急預案體系包括:應急組織機構、職責、應急響應原則、應急管理秩序、現場處置方案等。
1.5工作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快速反應,協調統一。
2.生產經營單位的危害性分析
2.1生產經營單位概況
XX餐飲有限公司現有員工800多人;公司的主要原料有凍肉、蔬菜、調味品等;公司的主要產品有牛排等西餐食品。
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本企業是集肉制品采購、加工、配送、銷售為一體的連鎖式餐飲企業,企業存在生產品種多、加工工藝復雜、產品的風險程度高、銷售網點分散等特點,涉及到采購、加工、配送、儲存、烹調等危險源,這些危險源一旦失去控制,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是相當巨大的。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預案體系
3.1.1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在公司統一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開展。
3.1.2成立事故應急總指揮部。總指揮由總經理擔任,如有特殊情況總經理不能到位時,由行政部經理代理。副總指揮由行政部經理吳迪擔任,并負責日常工作。成員由生技部、行政部、營運部部、物流部及各車間、分店主管組長組成。
3.2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職責
3.2.1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應急搶救預案。
3.2.2負責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及緊急處理措施。
3.2.3負責調用本公司范圍內急救用品、人員和場地占用。
3.2.4負責組織急救人員的急救處理工作。
3.2.5負責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3.2.6負責做好穩定生產秩序和中毒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3.2.7負責組織預案的演練,培訓及督導,及時對預案進行調整、修訂和補充。
3.2.8聯系地點、電話
聯系地點:三樓行政部;聯系人:吳;聯系電話短號:;電話長號:
3.3.急救組職責
3.3.1由行政部牽頭,營運部、生技部、各車間分店主管、組長組成,該組成員要對事故現場、地形、設備、工藝熟悉,對中毒人員實施緊急醫療救援。
3.3.2采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
3.3.3聯系地點、電話:
聯系地點:三樓行政部;聯系人:;聯系電話短號:;電話長號:
4.預防與預警
4.1食物衛生安全危險源預防措施。
4.1.1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品。
4.1.2徹底加熱食品。
4.1.3盡快吃掉做熟的食品。
4.1.4妥善安全地儲存食品,暫時存放熱食應在60℃以上,冷食應在4℃以下。
4.1.5熟食品要加熱后方可食用。
4.1.6避免生食與熟食接觸。
4.1.7保持加工場所的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4.1.8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4.1.9預防為主,防止病從口入。
4.1.10使用符合衛生要求的引用水。
4.2預警行動
4.2.1接警人員接到報警后,應迅速向指揮部負責人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類型、中毒人員情況、需要的急救措施及到達現場的路線方式,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通知急救組趕赴現場,實施救援并視情況向街道辦事處報告。
4.3信息傳遞
4.3.1應急指揮辦公室設立值班電話,保障24小時開通,并將值班電話人員姓名及值班電話公示,電話號碼及姓名為,吳。
4.3.2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立即迅速報告應急指揮機構(應急指揮辦公室)。
4.3.3應急指揮辦公室值班人員接警后,立即將警情報告應急指揮的行政部經理;必要時向街道辦事處及主管單位報告。
4.4信息上報
4.4.1事故發生后,應急指揮部應立即報告街道辦事處。
4.4.2信息上報內容包括:單位發生事故的概況;事故發生時間、部位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的人數和初步統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等。
4.4.3根據事故性質,應急指揮中心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和時限,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
4.5信息傳遞
4.5.1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員→應急指揮辦公室→應急救援人員→各車間及分店。
5.應急響應
5.1響應程序
5.1.2單位應急響應的過程為接警、應急啟動、控制及應急行動、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后期處置。
5.2處置措施
5.2.1單位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由現場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情況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與協調,通知急救隊伍及部門分店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救護工作。
5.2.2撥打120并及時趕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等應急工作。
5.3食物中毒事故現場處置
5.3.1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立即停止使用、食用可疑食品及原料。
5.3.2使用緊急催吐方法盡快排除毒物,如用筷子或手指刺激病人喉部,使其嘔吐。
5.3.3立即送就近醫院或者打120搶救,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報告,保護好現場,保留可疑食品以及吐瀉物以備檢驗。
5.4應急結束
5.4.1經應急處理后,單位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確認滿足專項預案終止條件時,可下達應急終止指令。應急結束后,將事故情況上報;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所需有關情況及文件;寫出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
6.信息發布
6.1單位應急指揮辦公室負責單位應急響應行動的媒體采訪接待工作,確定接受采訪單位和新聞發布內容。
7.后期處置
7.1事故處理完成后,主管部門寫出報告,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經過、事故發生原因、處理過程、經驗教訓、人員傷亡、損失大小情況、事故直接損失、間接經濟損失、獎罰人員名單等上報有關部門,并在行政部辦公室存檔備案。
7.2事故調查報告批復后,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污染物處理、人員情緒的安撫、急救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8.保障措施
8.1通信與信息保障及應急工作相關單位
8.1.1單位:街道辦事處
聯系人:
聯系人電話:
8.1.2單位:
聯系人:
聯系人電話:
8.2應急隊伍保障
應急組由行政部、營運部、物流部、各車間、分店全體人員組成;由行政部負責人領導。
8.3應急用品保障
8.3.1消毒紗布、防水膠布、棉花、繃帶卷、剪刀、小鉗、體溫計、消毒藥水、消毒藥膏等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聯系電話:
8.3.2交通工具:;責任人:;聯系電話:
8.4經費保障
8.4.1應急專項經費由食品衛生安全款項支出。使用范圍:食品安全應急;數額: 元。
9.培訓與演練
9.1培訓
9.1.1年初制定培訓計劃時,同時制定食品安全應急培訓計劃,培訓方式包括:食品衛生常識、預防措施、搶救知識、有獎知識問答等。要求每名職工有自我保護意識,懂得急救措施。
9.2演練
9.2.1各車間飛、分店每年由行政部組織至少開展一次事故應急演練。必須做到有方案、有記錄、有總評、有考核。演練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
9.2.2急救成員必須熟悉各自的職責,做到動作快、技術精。根據演練情況,查找不足,總結經驗,不斷完善事故應急預案。
10.應急組織紀律與獎懲
10.1應急組織紀律
10.1.1應急組織的全體成員,應樹立“接到報警就是命令”的觀點。
10.1.2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
10.1.3在業績組織機構中,當正職休假,開會等外出時,副職、必須承擔起正職應當承擔的責任。
10.1.4在急救過程中,必須聽從指揮。
10.2獎勵
10.2.1在急救過程中,表現勇敢、機智、成績突出人員應給予表揚或獎勵。
10.3處罰
10.3.1對于在過程中,不服從命令、無故不到位或遲到及臨陣逃脫者,將給予處罰,視情節追究責任。
11.附則
11.1本應急預案備案報總經理批準實施,在行政部和各個部門存檔。
11.2每次演練或急救工作結束后根據國家有關食品安全法規及人員設置變動及時修改、補充預案。
11.3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公司生技部、督導組、培訓學校共同編制,由行政部解釋。
11.4應急預案實施時間:本應急預案于2010年7月8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