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危險源與危險分析
1.1 安全風險
通過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風險,可能會導致發生起重傷害事故。
1.1.1 機械自身設計不合理;
1.1.2 不及時更換報廢零件;
1.1.3 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護;
1.1.4 保養不良帶病運行;
1.1.5 違章操作或違章指揮;
1.1.6 其他裝置性違章;
1.2 發生事故的條件
1.2.1 捆綁吊掛方法不當
1.2.2 吊索吊具有缺陷;
1.2.3 機械設備超負荷;
1.2.4 運輸過程中車速過快;
1.2.5 指揮和操作人員配合不協調;
1.2.6 其他行為性、裝置性和管理性違章。
2 組織體系
2.1 領導機構
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本工程現場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組 長:項目分管副經理
副組長:項目安監部負責人、項目機管部負責人、項目交通消防負責人
成 員:各成員部室全體人員、各專業分公司現場安監員和機管員
2.2 專項工作機構
項目安全監察部設立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負責工程現場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2.3 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的職責
2.3.1 貫徹落實國家、省電力公司和上級單位有關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的法律法規和要求;接受上級單位和地方政府應急指揮機構的領導,請求和提供應急救援;
2.3.2 統一領導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
2.3.3 組織制定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對其進行評估和修訂;
2.3.4 發布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啟動命令和終止命令;指揮協調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
2.3.5 發布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的進展與處置情況。
2.4 項目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的職責
2.4.1 及時了解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情況,提請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啟動、實施和終止應急預案;
2.4.2 落實應急領導小組下達的應急指令和各項任務;
2.4.3 監督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情況,及時協調解決應急處理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2.4.4 制訂、監督應急預案的執行情況,定期對其進行評估和修訂;制定完善有關應急工作的規章制度;
2.4.5 組織開展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宣傳、培訓與演練;
2.4.6 負責相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調查工作,查清事故原因,明確事故責任,制定針對性防范措施,對搶險救災中立功人員提出表彰意見,對事故責任者進行責任追究,并積極配合上級、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
2.5 現場急救站工作人員職責
2.5.1 負責突發性傳染病、地方性疾病、季節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2.5.2 負責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急救知識培訓及常規急救培訓工作;
2.5.3 負責急救站藥品、器械的準備及管理工作;
2.5.4 負責人身傷害事故的現場急救工作;
2.5.5 參與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的演習活動。
3. 應急準備
3.1 應急電話及公告:施工現場應安裝電話,無條件安裝電話的施工現場應配置移動電話,電話可安裝于辦公室、值班室、警衛室內。在施工現場明顯位置設置公告欄(牌)標明本工程應急領導組、聯系人及聯系電話、社會急救電話等提示標志,以便現場人員在應急時能快捷報警求救。
3.2 現場應急中心:現場設置急救站并有專業的醫護人員,急救站配備的急救藥品、器械應以簡單適用的原則,保證現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急救使用。
3.3 機械傷害防治措施
3.3.1 對起重(運輸)人員加強機械安全常識、安全工作規程的教育培訓,提高其自我防護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
3.3.2 加強起重(運輸)人員的持證上崗管理,消除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行為。
3.3.3 定期對起重(運輸)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完善各類安全防護裝置,按規定進行強制性檢測,從本質上消除安全隱患。
3.3.4 做好起重(運輸)設備專項檢查,各重點檢查設備安全部件、檢測情況,設備完好狀況,淘汰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設備。
3.3.5 加強起重(運輸)設備使用的監督檢查,定人定責定時間進行整改,消除存在的機械設備安全隱患。
4. 應急處置
4.1 發現有人受傷后,必須立即停止起重作業,向周圍人員呼救,同時通知現場急救中心,以及撥打“120”等社會急救電話。報警時,應注意說明受傷者的受傷部位和受傷情況,發生事件的區域或場所,以便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的準備。
4.2 項目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在組織進行應急搶救的同時,應立即上報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啟動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
4.3 由項目現場醫護人員進行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創傷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醫院救治。
4.4 發生斷手、斷指等嚴重情況時,對傷者傷口要進行包扎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狀的功能固定。對斷手、斷指應用消毒或清潔敷料包好,忌將斷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細胞變質。將包好的斷手、斷指放在無泄漏的塑料袋內,扎緊好袋口,在袋周圍放在冰塊,或用冰棍代替,速隨傷者送醫院搶救。
4.5 受傷人員出現肢體骨折時,應盡量保持受傷的體位,由現場醫務人員對傷肢進行固定,并在其指導下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抬運,防止因救助方法不當導致傷情進一步加重。
4.6 受傷人員出現呼吸、心跳停止癥狀后,必須立即進行心臟按摩或人工呼吸。
4.7 事件有可能進一步擴大,或造成群體性事件時,必須立即上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并請求必要的支持和救援。
4.8 在做好事故緊急救助的同時,應注意保護事故現場,對相關信息和證據進行收集和整理,配合上級和當地政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工作。
5 信息收集、報告
5.1 信息收集
項目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接到起重傷害事件相關信息后實行首接負責制,并負責收集、匯總突發人身傷害事件信息。
5.2 信息報告
發生一般輕傷及以上起重傷害事件,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應在1小時內上報公司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
6 后期處置
6.1 善后處置:應急處置結束后,做好對受傷人員,以及緊急征用的設備、物資按照規定給予補助或補償,并協助做好正常施工秩序恢復等工作。
6.2 事故調查及報告:
6.2.1 應急處置結束后,協助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做好事故現場的勘查、警戒和事故原因的調查取證工作。
6.2.2 將有關文件上報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為事故處理提供事實依據。
7 附則
7.1 應急預案修訂:應急結束后,項目管理部結合事故調查報告和應急能力評估報告對本處置方案進行審查,必要時進行修訂。
7.2 預案解釋部門:本處置方案由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制訂與解釋。
7.3 應急預案實施:本處置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上一篇:某高速公路工程起重傷害應急預案
下一篇:腳手架坍塌事件應急處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