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關于推行江蘇淮安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的通知[2009]

2009-12-10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   收藏   發表評論 0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推行江蘇淮安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的通知

安監總政法〔2009〕22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總工會:

  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于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主人翁作用,廣泛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具體內容詳見附件),構筑群防群控、共建共享生產安全的長效機制,有力地促進了安全生產工作,在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同時實現了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在全國大力推廣淮安經驗,在規模以上企業普遍建立“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對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夯實企業安全生產基礎,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促進全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實現安全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就推行江蘇淮安“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把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納入安全監管的重要內容。各地要把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作為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促進安全發展的一件大事,切實擺上工作議程。要把“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推行情況納入安全監管內容,與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落實。要與深入開展安全生產“三項行動”、“三項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作為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重要環節,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狠抓任務、責任、措施和政策落實,力爭在一個比較短的時間內,在規模以上企業普遍建立起“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

  二、加強宣傳,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責任落實,一手抓文化宣傳。要著力打造健康的安全文化,使安全生產成為職工群眾的自覺實踐,實現安全生產的全員參與和生產安全的共建共享;要不斷深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行動,持續灌輸安全發展理念,深入培養安全生產技能,促進職工群眾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轉變;要結合安全社區建設,開展安全文化進家庭活動,發揮家庭關懷對安全生產的促進作用;要充分運用各種新聞媒體和宣傳載體,加強案例宣傳,強化警示教育,使安全觀念、安全常識、安全技能入眼、入耳、入腦、入心,引導職工群眾杜絕習慣性違章、根除不安全行為,切實做到“不傷己、不傷人、不被傷”,為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奠定基礎,為促進安全發展提供支撐。

  三、把握淮安經驗的實質,注重基礎建設。淮安經驗具有科學性、方向性和指導性,主要體現在:一是突出“預防為主”,牢牢抓住“風險管理與控制”這個安全生產的切入點,從風險源點的確定、監控網絡的建立,到監控、整改、評估機制的配套,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事故隱患與職業危害控制方法,把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置于在控、可控的狀態,實現了企業生產的安全運轉。二是突出全員參與,致力群防群控,形成生產安全共建共享機制,使廣大職工真正成為安全生產的參與者、安全環境的建設者、安全文化的實踐者,實現了安全生產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管理。三是突出現場管理,注重規范提升,著力實現風險控制點的規范化管理,形成了完整的“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

  各地要以學習推廣淮安經驗為契機,全面推進安全生產基礎建設,促進全國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顯著提升。要結合深入開展安全整治行動,督促企業對風險源(點)進行認真辨識、評估,進一步建立健全風險源(點)控制檔案,實行對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的全面全程全方位監控,不留死角和盲區;進一步強化職工培訓,落實持證上崗,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管理素質;進一步強化現場管理,推廣“三圖五卡”(具體內容詳見附件),完善安全警示標識,辦好安全文化專欄(專區、長廊),實現安全現場管理與安全文化建設的有機統一、相互促進。

  四、密切配合,進一步健全部門聯動機制。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涉及多個部門,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安全監管部門要把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作為衡量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重要標準,搞好督促檢查,充分調動企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負有安全監管和職業危害防治責任的行業主管部門,要從各自職責出發,加強指導,促進“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在本行業(領域)的學習推廣。各級工會要立足于維護職工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權益,充分發揮組織優勢,積極引導職工增強主人翁意識,廣泛開展安全自律,積極投身“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建設,成為“事故隱患群防群控、生產安全共建共享”的主力軍。

  五、強化統籌,配套開展安全生產各項工作。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與其他方面的工作有機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其效能。要努力做到四個結合:一是與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相結合。督促企業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安全生產各項保障措施,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二是與推廣白國周班組管理法、加強班組建設相結合。進一步明確班組的安全生產責任,開展班組間的安全生產爭先創優,筑牢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三是與推動科技進步相結合。在強化“群防群控、共建共享”的同時,更加注重科技在安全生產領域的支撐作用,廣泛采用現代化、自動化的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技術,不斷提高監控效能。積極推廣新工藝、新技術,堅決淘汰落后設備和產能,減少風險源,促進本質安全。四是與強化政府監管相結合。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圍繞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創新監管方式,嚴格安全執法,著力建立規范的安全生產法治秩序,進一步把企業生產引向安全發展的軌道。

  附:大力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形成生產安全共建共享長效機制——來自江蘇淮安的調查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中華全國總工會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附件:

大力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形成生產安全共建共享長效機制

——來自江蘇淮安的調查

(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聯合調研組)

  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著力落實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安全生產主人翁作用,廣泛深入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構筑群防群控、共建共享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有力地促進了安全生產,在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同時,實現了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

  一、在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中,形成和完善“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

  上世紀80年代后期,淮安市的經濟步入快速發展階段,隨之而來的是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逐漸凸現。為了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充分保證職工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淮安市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江蘇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與要求,積極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指導和督促企業加強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早在1989年,淮安市便以開展“創建安全合格班組”工作為抓手,強化作業現場的安全教育,把事故危險點的控制作為班組安全建設的重要內容,探索構建群防群控安全監控體系。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1994年召開了推行安全生產“控制法”現場會,1995年制定了《事故隱患、危險點控制法實施辦法》,在全市工業企業全面推行。同時,針對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經驗、新問題,不斷總結完善、及時加以指導。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行事故隱患危險點控制法的十點意見》、《關于進一步推行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法的意見》、《關于深入推行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法的意見》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和意見,使安全生產“控制法”的內涵不斷豐富、形式不斷創新、機制不斷完善,逐步發展成為“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

  所謂“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是一個方法和三種機制的集成。一個方法,即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法。運用現代安全管理的理論、方法,對生產(工作)場所、作業崗位的危險源(點)、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因素進行自下而上的排查、辨識、評價分級、建檔立卡,建立監督控制體系,強化群眾性勞動保護和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三種機制,即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動態管理機制、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持續改進機制、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系統評價機制。推行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法”,目的是將安全生產的關口前移、重心下移,落實企業負責和職工全員參與,把各類事故和職業危害隱患置于在控、可控狀態,預防隱患轉化為事故;推行三種機制,則為“監控法”有效實施、可靠運轉提供了體制和機制的保證。

  (一)建立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動態管理機制,著力實現對事故隱患的全節點、全過程、全方位監控。一是確立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點。以企業為單位,組織職工群眾和有關專家,對本企業所存在的事故和職業危害的風險源(點)進行全面排查、評估,根據風險程度,劃分為A級(廠級)、B級(車間級)、C(班組級)三個等級,實行分類、分級監控。如淮安船閘管理所,經過認真排查和篩選,將直接影響船閘安全暢通、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較大的一、二、三號船閘上、下游閘首、發電機房等10個點確定為A級監控點,將航政廳等3個點確定為B級監控點,職工食堂等2個點確定為C級監控點,每個監控點均用牌匾、卡片、圖文標明監控點的名稱、級別、易發事故因素、監控內容和監控方法、考核標準和周期,明確監控責任人。二是建立監控網絡。實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的企業,普遍建立起企業、車間、班組三級安全監控網絡,對事故和職業危害風險源(點)實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節點、全過程、全方位的實時和動態監控,不留死角和盲區。并根據實際情況,對風險源(點)實行升級或降級、追加或清零等跟蹤處理,確保各類風險源處于在控、可控狀態。三是建立事故和職業危害應急預案。根據風險源(點)可能發生的事故和職業危害,有針對性地提出應急措施,編制應急預案,組織職工開展應急演練,提高職工的應急處置能力。四是認真落實全員培訓和持證上崗。為確保職工適應監控點管理需要,切實加強日常安全教育和現場安全教育。企業錄用新人員、老職工調換新工種,或企業貫徹新法規、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都要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能培訓、教育,確保每個職工具備安全生產和崗位監控的能力。五是建立監控激勵制度。對在監控過程中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避免事故發生的職工給予獎勵。市政府辦下發了《淮安市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明確對事故隱患及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舉報的范圍和相關程序,對于經查證屬實的,獎勵200到5000元。市總工會專門設置了“制止重大事故獎”。

  (二)建立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持續改進機制,著力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重點建立三項制度:一是全員排查制度。所有職工都負有監控、排查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的責任。發現隱患,要立即上報。能夠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凡因工藝、技術等原因難以整改的,要實行評估確認,分級分色預警控制。二是持續改進制度。對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點要經常檢查,形成排查、評估、確認、掛牌、檢查、整改、效果評價、持續改進的“閉環式”管理。三是創新提升制度。積極吸收安全生產新理念、新法規、新的技術手段、新的管理方法,不斷豐富和完善監控工作方法,提升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法的實效。如沙鋼集團在創新提升中強化企業節能減排,淘汰落后裝備,減少風險源(點),先后“清零”了11個監控點,提高了本質化安全水平。

  (三)建立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系統評價機制,著力實現對企業及其風險源(點)安全狀態的定期診斷。重點實行三個評價:一是職工評價。企業組織廣大職工對生產作業現場設備、環境、人的行為和現場管理進行評價。評價的方法主要采取“職工每天評價,班組每周評價,分廠(車間)每月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崗位監控點控制情況進行評估。二是單位評價。企業組織本單位的技術人員對安全生產情況進行評價,或請中介機構、安全專家進行評價。三是監管評價。各級安監局、衛生局、工會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定期不定期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包括“1+3”安全監控體系推行情況進行評價。通過開展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的系統評價活動,促進企業進一步完善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的監控機制,實現安全生產工作的持續改進。

  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成效初顯,已經成為支撐當地安全生產的重要機制

  我們在調查中看到,“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在淮安已經被總結、規范為一種安全生產工作模式。這種工作模式能夠在淮安市廣泛推行,是由“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所蘊涵的“方向性、科學性和指導性”等體系特征所決定的。第一,“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體現了黨的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安全第一”是前提、是根本,“預防為主”是工作重心,“綜合治理”是手段。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全員參與,群眾性和專業性相結合,有效地防止各種不安全因素與行為,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市政府匯報語),其實質也正是“預防為主”方針的具體落實。第二,體現了安全生產的規律。事故源于隱患。只有消除隱患,才能從根本上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把立足點放在事故及職業危害隱患的全方位、全過程監控上,抓住了安全生產工作的“牛鼻子”。第三,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宗旨。以人為本既表現在以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為本,也表現在發揮人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把落實安全監控責任同完善崗位負責制結合起來,把安全監控的責任分解落實到車間、班組及職工個人,為實現安全生產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平臺。第四,體現了機制的創新。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治本之策。“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實現了事故隱患與職業危害監控的體系化、模式化,提高了事故隱患及職業危害監控的針對性、時效性,無疑是安全生產體制機制上的一個重大創新。

  正是因為上述原因,“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一經出現,就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很快受到黨政重視、企業吸納、群眾歡迎。目前,這一體系在淮安市的推廣面,已達到企業總數的60%以上,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占到80%以上。通過大力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使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在以下幾個方面發生了顯著變化:

  (一)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得到落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從調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的廣泛推行,為企業強化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效的工作范式。我們所到的幾個企業,普遍在現場管理上做到“五有”,即:有“三圖五卡”(即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示意圖、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組織網絡圖、“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流程圖,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卡、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評價卡〈書〉、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整改卡〈書〉、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應急救援處理卡、職工崗位權利和義務告知卡),有顯著的安全監控點標志,有醒目的安全生產警示標識標語,有圖文并茂的安全生產文化走廊(專區),有人性化的、充滿親情的安全提示(如韓泰集團的提示是:爸爸,我和媽媽等您回家;爸爸,您今天“安全”了嗎),從而實現了“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的視覺化、模式化和群眾化,比較好地實現了“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的入眼、入腦、入心、入崗,實現了從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風險源的辨識、評估、確定、監控,到安全隱患的發現、整改、再到安全環境的評估評價、持續改進這一全過程閉環式管理,提高了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也使企業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責任落到了實處。

  (二)職工群眾的安全生產主人翁作用得到發揮,群防群控、共建共享機制初步確立。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而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只有傳導到每個崗位、每個職工,才能真正得到落實。分析近年來發生的許多傷害性事故,絕大多數是由于企業職工的違章違規操作造成。因此,如何把企業職工全面發動起來,實行安全生產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管理,已經成為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關鍵所在。而通過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把對安全隱患風險源(點)的監控責任落實到班組、職工,由企業“一雙眼”監控轉變為職工“千百雙眼”監控。廣大職工群眾也由生產安全的受益者,同時成為安全生產的責任者、實踐者,成為安全生產的主人翁,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轉變,由被動監督向自我實施轉變,實現了安全隱患的群防群控、生產安全的共建共享。

  (三)搭建了部門聯動的平臺,形成了安全生產工作合力。早在1994年,在專門的安全監管機構尚未組建的情況下,淮安市總工會就從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建立健全“群防群控群治”的勞動保護工作機制的角度,積極承擔起推行“事故隱患危險點控制法”的責任,在上級工會的支持、指導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支持下,通過宣傳發動、典型示范、強化對企業安全生產的建議和監督職責、支持和組織企業工會參與等途徑,使“事故隱患危險點控制法”在全市逐步得到推廣,并不斷完善,形成“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市安全監管局成立后,把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作為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重要長效機制,納入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總布局,與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安全生產執法監督、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以及安全生產體制機制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同部署、同安排、同推進、同考核;市衛生局等部門,也從各自職責出發,積極參與到相關工作當中。進而,在“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的推行過程中,比較好地形成了“政府強力推動、工會積極促動、相關部門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既促進了工作落實,也進一步完善了“政府監管、行業管理、企業負責、群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工會作為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在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沒有專門安監機構的情況下,發揮了牽頭作用,說明工會在組織職工參與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今后,應在“政府監管、行業管理、企業負責、群眾參與、社會監督”這一安全生產總格局中,更多地發揮各級工會組織的作用。

  (四)“預防為主”方針得到落實,安全事故隱患及職業危害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實現了“預防為主”,很多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得到提升,安全生產狀況顯著好轉。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的淮安船閘管理所已實現安全運轉1220多天,淮陰發電已實現安全生產2600多天。韓泰輪胎是一家韓資企業,通過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實現了“0重大傷害事故、0火災、0職業病發生”,公司安全事故同比下降45%,直接經濟損失下降51%,煉膠噪音下降2dB,硫化環境溫度下降2攝氏度,平安和諧的生產環境逐步形成。

  三、配套開展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形成安全生產大合唱

  調查中看到,淮安市與江蘇省乃至全國的形勢一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一上一下”兩個不同方向輻射的曲線。向上的曲線是經濟增長線。2000至2008年,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和財政收入三個指標,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15.4%、20.2%和26.6%。到2008年底,全市完成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915.8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63.28億元,財政收入170.51億元。向下的曲線是安全生產形勢變化線。2000年以來,事故起數平均每年下降15.4%,死亡人數平均每年下降8.0%。2008年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與上年相比下降0.13,今年1-9月份全市各類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1.1%和16.4%。

  淮安市的安全生產工作所以能夠出現這樣一個良好態勢,首先得益于“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的廣泛推行,在體制機制上促進了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深入落實;同時,也得益于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的配套開展,形成了安全生產“大合唱”。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市委書記劉永忠同志反復強調要注重抓好安全和環保兩件事,要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為群眾管好“生命簿”和“財產簿”,提高安全隱患的知情率和整改的效率。市委、市政府把“安全發展”理念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堅持市長親自抓、主管副市長具體抓、其他副市長配合抓,定期研究安全生產工作,并與9個縣(區)、39個部門和32個重點企業簽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嚴格考核。安全監管部門、負有安全監管責任的主管部門、各級工會組織和企業真抓實干,狠抓落實。“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在企業的廣泛推行,則為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機制保證。為使“1+3”安全監控體系在全市得到廣泛推行,切實發揮作用,淮安市注重把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密切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協調推進,推動淮安市安全生產工作水平不斷實現新提高。

  (二)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著力建設“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安全文化。淮安市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從今年開始,市政府還設立2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通過張貼宣傳標語、專家現場咨詢、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推動安全誠信企業和安全社區建設、舉辦“安康杯”競賽和安全生產知識普及教育等豐富多彩的方式,推動安全文化進社區、進企業、進家庭,使安全發展理念和安全防范意識深入人心。各企業配合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促進職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我們這次調研去的幾個企業,包括京杭運河蘇北航務管理處、韓泰輪胎、沙鋼集團、淮陰發電等,都洋溢著濃厚的安全文化氣息。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安全家書、一句句來自實踐積累的安全警語格言,無不滲透著“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人文理念,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職工的習慣性行為。安全文化氛圍的形成,既成為“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的重要基礎,也成為推動全市“安全發展”的重要支撐。

  (三)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治理,保持安全生產工作的高壓態勢。為促進企業重視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的排查治理,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淮安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江蘇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不斷深化安全專項整治,加大隱患排查整改力度。僅今年以來,就先后開展了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建筑、消防、水上交通、非煤礦山、特種設備、農業機械、煙花爆竹等九個行業(領域)的安全專項治理。對查出的隱患,采取下發整改通知書、政府掛牌督辦、責令停產整頓、下令關閉等有效措施予以整治。政府的高壓態勢,使企業對隱患排查治理重要性的認識顯著提高,推行“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的主動性也顯著提高。

  (四)嚴格政府監管,實現兩個“主體責任”的互動、對接。實踐反復證明,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落實政府監管責任,是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外在條件。幾年來,淮安市始終把落實兩個“主體責任”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主線,一手抓推廣“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一手抓嚴格政府監管,實現兩個“主體責任”的互動對接。在嚴格監管的過程中,既注重開展集中整治活動,也注重體制和機制創新。近年來,著力推行“四項制度”。一是安全生產指導員制度。規定市、縣(區)安委會各成員單位選派有安全生產工作經驗、溝通協調能力強、工作務實、作風過硬的同志與指定的村居(社區)掛鉤,擔任安全生產指導員,指導村居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健全規章制度,開展宣傳教育,加強隱患排查整改等。目前,全市已有289名安全生產指導員陸續進入村居(社區)開展工作。二是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成立市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領導小組,出臺實施方案,分行業明確各部門安保互動推進責任,并將安保互動工作納入市政府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到目前,全市共有危化、非煤礦山、建筑、公共聚集場所等行業領域的94家企業辦理了投保手續,參保人數3775人,總投保金額7.5億元。實行安保互動,既可以有效解決事故傷害賠償問題,也可以借助保險部門的力量強化對企業的安全監管,一舉多得。三是“人盯廠(場)”制度。在屬地管理基礎上,明確各級安全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成員掛鉤企業,實施帶頭督查、分色督查、定點督查。四是專家技術服務制度。聘請20多名安全技術專家,對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的中小化工企業進行安全生產“結對”幫扶,指導企業開展風險評估、排查整改事故隱患、提供安全技術支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南靖县| 东台市| 封丘县| 山西省| 慈溪市| 常熟市| 瓦房店市| 金堂县| 灵台县| 平江县| 华宁县| 延津县| 涿州市| 瓦房店市| 温宿县| 敖汉旗| 汉寿县| 连平县| 进贤县| 富源县| 景洪市| 荥阳市| 文水县| 怀安县| 沅江市| 古蔺县| 平安县| 休宁县| 高清| 中山市| 滨州市| 开平市| 衡阳县| 汪清县| 库尔勒市| 长治县| 呼图壁县| 乌审旗| 衡水市|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