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關于印發《煤礦礦長保護礦工生命安全七條規定》宣傳提綱的通知[2013]

2013-03-06   收藏   發表評論 0
【發布單位】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國家煤礦安監局

通風系統可靠,嚴禁無風、微風、循環風冒險作業。

  完整可靠的通風系統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先決條件。只有通風可靠,才能保證井下人員需要的新鮮空氣,才能排除井下的有害氣體,才能調節井下的溫度。通風系統可靠是指礦井通風系統符合設計規范要求,無角聯通風等不合理巷道;礦井通風風流穩定,風量滿足生產需求,風速不超限,氣體濃度等符合要求;通風設施控風可靠,強度滿足要求;通風設備性能合格,管理嚴格。其基本要求可概括為系統合理、設施完好、風量充足、風流穩定。事實證明,發生瓦斯事故的煤礦,大多都存在通風系統不合理、不可靠問題,如采區沒有實現分區通風,采、掘工作面通風不獨立、風量不足,存在不合理串聯通風、角聯通風,高突礦井沒有專用回風巷道,通風設施不可靠造成漏風,局部通風機管理不善和風筒漏風等造成工作面無風、微風、循環風作業,導致瓦斯局部聚集,發生瓦斯事故。特別強調的是,在礦井通風大系統合理可靠的前提下,局部通風十分關鍵。據統計,2008-2012年較大以上瓦斯事故中,發生在掘進工作面的占60%。

  2002-2012年期間,全國煤礦共發生特別重大瓦斯爆炸(煤塵爆炸)事故38起、死亡2530人,分別占同期特別重大事故總起數的62.3%和死亡人數的73.1%。而瓦斯爆炸事故中,有27起瓦斯積聚原因是由于通風系統不可靠、局部通風機循環風引起的,占瓦斯爆炸事故的93.1%,是瓦斯事故的首要元兇。例如,2007年12月5日,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瑞之源煤業有限公司由于沒有合理的通風系統,沒有安裝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無風、微風作業,造成瓦斯積聚,達到爆炸界限,違章放炮產生火焰,造成105人死亡、18人受傷的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如果通風系統出了問題,等于一個人停止呼吸。所以,確保井下通風系統的可靠,是保證煤礦安全生產的一個關鍵要素。

  第四條:必須做到瓦斯抽采達標,防突措施到位,監控系統有效,瓦斯超限立即撤人,嚴禁違規作業。

  瓦斯不治,礦無寧日。加強瓦斯的防治,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瓦斯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確立了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的瓦斯治理方針,著力構建“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瓦斯抽采達標是指應當進行瓦斯抽采的礦井建立完善的瓦斯抽采系統并運行正常、管理嚴格;做到應抽盡抽、多措并舉、抽掘采平衡;礦井瓦斯抽采率、抽采區域煤層瓦斯壓力及含量等指標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行業規范的要求;瓦斯抽采達標評判合格。防突措施到位是指突出礦井應當根據礦井的實際狀況和條件,制定并落實區域綜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綜合防突措施,有效消除生產區域的突出危險性;在防突管理機構和體系到位、職工防突培訓到位、區域防突措施到位并在局部防突措施補充的情況下安全生產,做到不掘突出頭、不采突出面。監控系統有效是指煤礦監控系統的設置、配備、使用及管理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的各項規定;專業人員培訓到位并能夠正確使用、維護監控系統;監控系統能夠不間斷地運行,真實反映煤礦現場情況,準確報警、斷電;煤礦應急管理體系完善,能夠根據監控系統及時作出正確的應急反應,做到裝備齊全、數據準確、斷電可靠、處置迅速。瓦斯超限是指煤礦采掘工作面等作業地點的瓦斯濃度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瓦斯濃度,必須立即停產撤人,絕不允許冒險作業。如采煤工作面瓦斯濃度達到1%必須報警,達到或超過1.5%必須斷電立即撤人。

  近年來,全國煤礦深入開展瓦斯治理攻堅戰,煤礦瓦斯治理取得明顯成效,2012年瓦斯抽采和利用量分別達到100億立方米和32億立方米,比2007年分別增長2.9倍和3.1倍,瓦斯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73.5%和67.7%。但是,瓦斯災害仍是制約煤礦安全、威脅礦工生命的“第一殺手”。據瓦斯事故調查分析,煤礦瓦斯事故分爆炸、窒息、燃燒、突出等類型,從瓦斯積聚原因看,瓦斯抽采不達標、局部通風管理混亂和通風系統不合理是主要原因;從瓦斯爆炸火源看,主要是違章放炮、設備失爆、煤炭自燃等引起的;從誘突因素來看,主要由采掘落煤、放炮震動、長時間空頂造成頂板冒落等誘發突出;從突出事故原因看,大都沒有采取區域性防突措施,且局部“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落實不到位,瓦斯抽采不達標,一些發生過煤與瓦斯突出的礦井甚至沒有按突出礦井管理、不進行瓦斯抽放等。

  2002-2012年期間,全國煤礦發生特別重大瓦斯事故44起、死亡2758人,分別占同期特別重大事故總起數的72.1%和死亡人數的79.6%。例如,2010年3月31日,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國民煤業公司掘進工作面不落實區域和局部綜合防突措施,在施工瓦斯排放鉆孔時誘發煤與瓦斯突出;突出的瓦斯逆流至副斜井井口,遇明火發生爆炸,并引起瓦斯燃燒,造成死亡50人的特別重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值得深思的是,該礦早在2009年5月1日曾發生過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既未采取區域和局部“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又不總結和汲取事故教訓,造成同類悲劇重演。

  第五條:必須落實井下探放水規定,嚴禁開采防隔水煤柱。

  我國煤礦水文地質條件較為復雜,井下水患比較嚴重,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廢棄礦井的老塘水,二是奧陶紀石灰層等地下水。特別是近年來煤炭行業資源整合、兼并重組、整頓關閉了大量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礦,這些小煤礦地質資料缺失嚴重、且積聚了大量老空水,對煤礦安全開采造成了嚴重威脅。為此,《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防治水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28號)都明確要求,煤礦企業和礦井防治水工作應配備“三專”,即專業人員、專職隊伍、專用探放水設備,相鄰煤礦的分界處必須要保留防隔水煤柱,對于存在水患的煤礦必須實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嚴格落實探放水各項措施。據事故調查分析,透水水源主要是采空區積水,透水原因主要是地質資料不清、采空區情況不明、探放水措施不落實和防水隔水煤柱遭到破壞,在透水征兆明顯的情況下不采取立即撤人等措施,仍盲目違規組織生產,造成透水事故發生。另外,雷雨季節山洪暴發等地表水自然災害,也極易造成淹井事故。

  2002-2012年期間,全國煤礦共發生特別重大透水事故9起、死亡426人,分別占同期特別重大事故總起數的14.8%和死亡人數的12.3%,其中采空區透水8起。例如,2006年5月18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新井煤礦沒有摸清礦井周邊水文地質情況,井下作業放炮破壞了附近廢棄礦井采空區的隔離帶,致使采空區積水涌入作業區域,造成死亡56人的特別重大透水事故。2007年8月17日,山東華源礦業有限公司由于突降暴雨、山洪暴發、河水猛漲、河岸決口、洪水淹井等原因,發生一起由嚴重自然災害引發的潰水淹井事故災難,造成該公司172人死亡;臨近的新泰市名公煤礦同時被淹,造成該礦9人遇難。 

  第六條:必須保證井下機電和所有提升設備完好,嚴禁非阻燃、非防爆設備違規入井。

  由于井下存在著瓦斯等有害氣體,凡是入井的機電設備都必須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必須具有阻燃、防爆的功能;煤礦使用的各種提升運輸設備必須完好,不能帶病運轉,也不能超載超限。可見,機電運輸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井下機電和提升運輸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與煤礦安全生產息息相關,直接影響礦工生命安全。目前,全國煤礦零敲碎打的機電運輸事故多發,分析原因主要有:現場管理不到位,違規違章安裝和操作運輸設備,有的設備老化長期得不到檢修、維護和更新;有的斜井人車運輸時人料混搭、制動保護等安全裝置不起作用;有的提升絞車制動失靈、鋼絲繩斷裂、礦車未連接好等導致發生跑車或墜罐;有的井下違規使用非阻燃、非防爆礦用設備;有的設備設施沒有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有的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淘汰的設備等。

  2002-2012年期間,因煤礦機電運輸設備不完好、失爆或使用非阻燃、非防爆礦用設備等原因,導致瓦斯爆炸、火災等特別重大事故18起、死亡1117人,分別占同期特別重大事故總起數的29.5%和死亡人數的32.2%;發生斜井跑車、立井墜罐重大運輸事故7起、死亡94人。例如,2010年1月5日,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譚家山鎮立勝煤礦違規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設備和工藝,在18處暗立井中全部采用調度絞車配自制“吊籮”提升裝備,多處使用淘汰設備,因非阻燃電纜老化破損,短路著火,引燃電纜外套塑料管、吊籮、木支架及周邊煤層,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造成34人窒息死亡的特別重大火災事故。

  第七條:必須堅持礦領導下井帶班,確保員工培訓合格、持證上崗,嚴禁違章指揮。

  這一條實際上是對井下作業人員在崗盡責作出的明確規定。首先,要求礦長必須下井帶班,這也是《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所作出的明確規定。只有堅持礦領導下井帶班,才能有效地處置現場發生的安全隱患,保證作業場所的安全生產。其次,對所有的下井人員都要進行安全培訓,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要持證上崗,只有這樣才能自覺地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才能及時地排查治理隱患,才能在作業當中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所傷害。許多煤礦事故都是由于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而造成的。如,一些煤礦特別是小煤礦,從業人員大多都是農民工,安全防范意識不強、安全素質和技能不高,不認真執行安全規程、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有的煤礦安全培訓不到位、走過場,礦工未經培訓就上崗作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等無證上崗;有的礦領導不執行帶班下井制度,甚至存在弄虛作假、冒名頂替、“同下不同上”等現象。由此看來,嚴格執行礦領導帶班下井制度,抓好作業人員安全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是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基本要素。

  2002-2012年期間,全國煤礦61起特別重大事故中,有41起事故存在“三項崗位人員”無證上崗問題,分別占同期特別重大事故總起數的67.2%和死亡人數的58.8%;2010年10月《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及安全監督檢查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33號)頒布施行以來發生的2起特別重大事故中,都沒有礦領導下井帶班。例如,2011年11月10日,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私莊煤礦發生了一起43人遇難的特別重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這個煤礦存在“三違”現象隨處可見,井下工程違法承包,以包代管;事故當班礦領導沒有執行帶班下井制度,事故發生后弄虛作假、偽裝下井記錄;勞動組織管理混亂,井下兩班交叉作業,為事故損失擴大留下隱患;下井作業人員未隨身攜帶自救器,事故地點瓦檢員未經培訓上崗作業等諸多問題。2013年1月29日,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縣永盛煤礦發生了一起由于臨近煤礦火區一氧化碳通過裂隙泄入,導致礦工一氧化碳中毒的重大事故,由于該礦安全意識淡薄,安全常識缺乏,在明知道一氧化碳嚴重超標的情況下,沒有查明原因,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違章指揮,違章進行井下排水作業,造成3名礦工中毒;事故發生后,在事故類型不清、井下情況不清、災害地點不清的情況下,盲目組織包括鏟車司機和后勤人員在內的17人下井救援,且井下作業人員和救災人員均沒有佩帶自救器,最終釀成井下排水和救援的20人中,12人遇難、8人住院治療的慘劇。

  三、怎樣落實好《七條規定》

  出臺《七條規定》很重要,落實《七條規定》更重要,再好的規定不落實,一切等于零。“鐵七條”要用“剛措施”來落實。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煤礦企業及所有礦長要認真落實政府屬地監管責任、部門監督檢查責任和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將貫徹執行《七條規定》納入今后重點工作,與煤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打非治違”、隱患排查治理、安全質量標準化、安全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相結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以保護礦工生命安全健康為根本目的,確保煤礦安全生產。

(一)加強領導,深入宣貫,營造“一切依靠礦工、一切為了礦工”的濃厚氛圍。一要加強領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煤礦企業要高度重視《七條規定》的學習和宣貫活動,各單位、各部門要明確主要負責同志直接抓,細化任務分工,層層落實責任,積極協調指導,及時掌握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二要礦長率先。所有礦長要對《七條規定》逐條逐字進行研究,領會精神實質,把握準確內涵,做到爛熟于心,真正把《七條規定》落實到煤礦領導的安全理念中,落實到對礦工的深厚感情中,落實到煤礦安全生產層層責任中,落實到現場管理的各個環節中,落實到安全生產效果中,確保所有礦長一字不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抚顺市| 盐亭县| 美姑县| 孙吴县| 武穴市| 泰安市| 马尔康县| 黑山县| 乌拉特后旗| 吴江市| 雷州市| 普兰县| 庆云县| 河池市| 大新县| 五指山市| 宁乡县| 中方县| 兴安盟| 洮南市| 望奎县| 宽甸| 云梦县| 浦城县| 武义县| 通辽市| 介休市| 洛浦县| 凤翔县| 双峰县| 合肥市| 林甸县| 瓮安县| 曲麻莱县| 资溪县| 佛坪县| 调兵山市| 阜南县| 嘉祥县|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