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關于印發京煤集團昊華能源公司實現復雜地質條件下機械化安全開采經驗的通知[2013]

2013-05-03   收藏   發表評論 0
【發布單位】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國家煤礦安監局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國家煤礦安監局關于印發京煤集團昊華能源公司實現復雜地質條件下機械化安全開采經驗的通知

安監總煤行〔2013〕48號

  各產煤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司法部直屬煤礦管理局,有關中央企業:

  現將京煤集團昊華能源公司實現復雜地質條件下機械化安全開采的經驗材料《實施機械化改造促進煤礦安全發展》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學習借鑒,進一步推動煤礦機械化改造,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國家煤礦安監局

2013年4月28日

實施機械化改造 促進煤礦安全發展—京煤集團昊華能源公司實現復雜地質條件下機械化安全開采的做法和經驗

  北京京煤集團所屬昊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昊華能源公司),前身是北京礦務局,所轄京西礦區包括木城澗煤礦、大臺煤礦、大安山煤礦和長溝峪煤礦,是國內無煙煤重要生產基地之一。由于京西煤田地質構造十分復雜,煤層賦存極不穩定,原北京礦務局各煤礦一直沿用陷落式、倉儲式等落后采煤方法,曾試驗過滑移頂梁、水力采煤、急傾斜西班牙機組、80機組和150機組高檔普采等采煤工藝,但均未成功。落后的生產方式造成生產安全事故多發。原北京礦務局自建局至上世紀90年代末,50多年平均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5.47。特別是2004年6月6日,大安山煤礦發生了一起重大頂板事故,造成10人死亡,教訓十分深刻。

  昊華能源公司自2003年成立后,認真分析以往事故多發、機械化開采失敗的原因,深刻反思存在的問題,發現存在四個方面不適應:一是思想觀念不適應,特別是在經歷數次機械化開采失敗后更是心有余悸,畏難情緒嚴重;二是生產系統不適應,煤礦原有的各個生產系統能力小、生產方式落后,與大規模機械化開采不匹配;三是采掘裝備不適應,京西煤田地質條件特殊,沒有適合京西煤層薄、煤質硬、巖石硬等條件的現成機械化開采配套裝備;四是人才隊伍不適應,從干部到職工都習慣了炮采生產工藝,推廣機械化開采沒有成熟的技術、經驗和隊伍。面對實際困難,昊華能源公司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同時,不斷解放思想、統一認識,從思想、系統、裝備、人才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步探索出一條復雜地質條件下機械化安全開采之路。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為機械化改造奠定基礎

  實現機械化開采,解放思想是前提。昊華能源公司組織展開了一系列思想解放大討論: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要不要改變現有落后的生產工藝?為什么過去機械化開采都沒能堅持下來?京西煤田發展的根本出路是什么?通過大討論發現,思想上的主要問題是觀念陳舊,地質條件“特殊論”根深蒂固,畏難情緒已成為創新的桎梏。大討論達成的共識是:要從根本上改變京西煤礦落后的生產方式,徹底扭轉煤礦事故多發的被動局面,實現企業長治久安,根本出路在于實現機械化開采。為此,公司領導帶頭深入基層,與煤礦基層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廣大職工進行面對面溝通,教育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提高對確保煤礦安全生產和首都安全穩定重要性的認識,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增強安全意識、大局意識、政治意識,摒棄復雜地質條件不能上機械化的錯誤認識,樹立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培養立足實際、攻堅克難的務實作風,以開放的心態主動吸收一切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科學技術,堅定走機械化開采的必勝信心和決心,為實施機械化改造掃清了思想障礙。

  二、完善系統、更新裝備,為機械化改造創造必備條件

  為創造機械化開采條件,昊華能源公司科學規劃,投入資金 3.32億元,用2年時間對各礦生產系統進行改造和優化。

  一是優化開拓布局。組織科技人員完成了復雜條件采區聯合布置、半煤巖巷布置、急傾斜上平巷布置等課題研究。并根據課題研究成果,減少水平、采區和工作面個數,將工作面設計為走向長壁式布置,對原有巷道進行擴幫、擴大斷面,增補采區煤倉等,為采區正規化布置打下基礎。

  二是推行支護改革。強力推進巷道錨桿、錨網、錨索支護和復合支護等技術,取消木支護;推行復雜地質條件下兩巷(煤巷、巖巷)光爆掘進、綜合機械化掘進等,以風動工具取代煤電鉆,加快掘進速度與質量,形成了適合京西復雜地質條件的巷道支護和施工體系。

  三是完善生產系統。對各礦通風系統進行改造,安裝主通風機10臺,優化通風網絡;對供電系統進行改造,將600伏的井下供電系統改為適應機械化開采的1140伏供電系統;對主、副運輸系統進行改造,滿足大型機械化開采設備的安裝、搬家和運輸等需要。

  三、組建隊伍、強化培訓,為機械化改造提供人才保證

  推廣和實現機械化開采,人才和隊伍是保證。昊華能源公司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滿足機械化開采的實際需要。一是健全機構,公司和所屬各煤礦均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組建專業化機械化開采隊伍,成立專門的機械化開采段隊,加大資金投入,強化人才隊伍管理。二是招聘人才,在全國范圍內招聘高級工程師16名,以及有現場操作經驗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25名,建立機械化開采專家庫。三是外出學習,從各煤礦抽調精兵強將,到四川、黑龍江、山東等省的現代化煤礦進行實地學習和現場培訓,掌握核心技術和管理方法。四是培養人才,采取校企聯合辦學的方式,先后與19家煤炭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合作,定向委托培養操作型人才,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大同大學等院校合作,定向培養煤炭專業學生2000多名,實現變招工為招生。五是強化培訓,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分層次、分類別培訓,采取脫產或半脫產、定期與不定期、實操與模擬、多媒體案例教學等方式,提高職工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

  四、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穩妥推進機械化改造

  為快速推進機械化開采,公司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成立專門技術攻關小組,對各煤礦地質條件進行全面分析和勘探,堅持總體設計、科技領先,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原則,確定昊華能源公司實施機械化改造的總體方向和目標;根據不同煤層賦存條件,進行專門開采設計和設備選型配套,確定最合理的機械化采煤方法。分4個階段實施機械化改造。

  第一階段:在大安山煤礦實施緩傾斜煤層普采改造。2005年初,在大安山煤礦進行機械化開采試點,與設備制造廠家共同研究論證,進行機械化采煤設備的選型配套、安裝、試生產,到當年12月份實現機械化開采煤炭5315噸,取得了長壁高檔普采機械化采煤的突破。

  第二階段:在木城澗煤礦實施緩傾斜煤層綜采改造。2006年1月,公司在木城澗煤礦組建首個綜采工作面,選擇西二采區二槽煤層進行綜采實驗,根據工作面地質條件,對“三機”配套選型進行量身定做,精心編制施工設計、安裝規程和采煤作業規程,同年6月份第一套綜合機械化放頂煤設備投入生產,填補了京西煤田采煤沒有綜合機械化的歷史空白。

  第三階段:在木城澗煤礦實施急傾斜、厚煤層綜采改造。在緩傾斜煤層綜采改造成功的基礎上,該礦又開始堅硬頂板、厚煤層、急傾斜煤層綜采技術攻關,攻克了煤層平均傾角53°、最大傾角67°綜采難關,于2009年6月建成投產。

  第四階段:在大安山煤礦實施薄煤層綜采改造。2011年4月,第一套薄煤層綜采在該礦投產,平均采高僅1.0米。

  經過8年的艱苦努力和大膽探索,昊華能源公司從高檔普采、綜采、急傾斜綜采到薄煤層綜采,攻堅克難,循序漸進,全部實現了正規化開采,機械化產量占總產量的76%,形成了復雜地質條件難采煤層開采技術體系,徹底改變了煤礦落后的生產面貌,在煤礦安全生產和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安全生產狀況不斷好轉。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由2005年的1.8,減少到2012年的0.2,今年以來沒有發生死亡事故。二是生產效率大幅提高。采煤工作面單產大幅度提高,從過去炮采月產5000噸左右,提高到高檔普采2~3萬噸、綜采2~5萬噸,綜合工效比炮采提高2~4倍,實現了工作面正規化布置和正規化循環。三是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機械化開采大大解放了生產力,礦工不再打眼放炮、手推肩扛,告別了原始落后生產工藝,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省了工作時間。四是經濟效益逐年提高。公司稅前利潤從機械化改造前的5.1億元(2005年),提高到17.3億元(2011年)。

  昊華能源公司的實踐證明,機械化開采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根本出路,是促進煤礦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治本之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邮市| 新建县| 年辖:市辖区| 沾益县| 宿松县| 常德市| 晴隆县| 武邑县| 满洲里市| 明溪县| 大余县| 江津市| 那曲县| 伊宁县| 安达市| 电白县| 马尔康县| 台中县| 扶风县| 建德市| 浙江省| 玉屏| 舟曲县| 斗六市| 衡阳县| 龙南县| 宁城县| 湟源县| 夏津县| 锡林浩特市| 陆河县| 石城县| 民乐县| 博罗县| 乌海市| 垫江县| 灵璧县| 阿图什市| 册亨县| 海兴县|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