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單位】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關于今年以來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情況的通報
安監總統計〔2016〕9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
今年以來,全國共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23起,死亡和下落不明348人。從事故發生原因、反映突出問題及行業分布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重特大事故總體下降,但8月份重大事故高發。2016年1月1日-8月28日,全國共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23起、死亡和下落不明348人,同比減少3起、170人,分別下降11.5%和32.8%。其中:發生特別重大事故1起,死亡35人,同比減少2起、177人,分別下降66.7%和83.5%。
23起重特大事故中,1-7月發生17起,每月發生2-3起,但8月份以來發生6起,占重特大事故總量的26.1%。
二是道路運輸業、煤礦、水上等3個行業領域重特大事故多發,占總量的73.9%。道路運輸業發生1起特別重大事故、5起重大事故,占今年以來重特大事故總量的26.1%。
煤礦發生6起重大事故,占今年以來重特大事故總量的26.1%。
水上發生5起重大事故,占今年以來重特大事故總量的21.7%。
三是部分行業領域事故發生時段較為集中。0-6時水上重大事故發生4起,占水上重大事故總量的80.0%。
16-17時工礦商貿重大事故發生4起,占工礦商貿重大事故總量的33.3%。
21-22時大客車重大事故共發生2起,占道路運輸業重特大事故的33.3%,且均為單方事故。
周六、周日大客車事故共發生3起,占道路運輸業重特大事故的50.0%。湖南郴州市宜章縣“6·26”特別重大客車起火事故也發生在周日。
四是全國17個地區發生了重特大事故。今年以來,湖南發生1起特別重大事故,天津、山西、遼寧、吉林、浙江、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新疆16個地區均有重大事故發生。
上述情況表明,一些地方安全生產“紅線”意識不牢固,安全發展理念不強,對非法違法行為打擊不力,監督管理責任不落實;同時也暴露出企業安全生產意識淡薄、主體責任不落實、隱患排查治理落實不到位、安全規章制度執行存有漏洞、應急處置不當、未能深刻吸取事故教訓等突出問題。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積極發揮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牽動作用,全力維護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牢牢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牛鼻子”不放松
要結合本地區工作實際,深入分析事故原因,梳理總結規律,堅決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為安全生產“牛鼻子”,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抓緊抓好。按照《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要求,制定完善工作方案,積極發揮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牽動作用,帶動對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預防,帶動對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的全面推進。
二、著力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切實提高預防能力
要大力實施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切實提高事故預防能力。健全安全風險評估分級和事故隱患排查分級標準體系,深入總結分析本地區事故發生規律,全面排查評估重點行業領域,確定安全風險等級。按照“分區域、分級別、網格化”原則,建立健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機制,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閉環管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頻發勢頭。要大力實施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切實提高事故預防能力。
三、扎實推進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
要清醒認識當前安全生產形勢的嚴峻性,認真吸取事故教訓,突出重點領域、重點部位、重點環節安全生產防控工作。加大“兩客一危”車輛監管力度,嚴厲打擊超載、超速、疲勞駕駛、不按規定路線行駛等違法行為。扎實推進煤礦瓦斯、水害等重大災害治理。深入開展尾礦庫“頭頂庫”、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水上運輸、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嚴防發生群死群傷事故。
四、嚴肅事故查處,充分發揮警戒作用
發生事故的地區要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嚴肅事故查處,嚴格責任追究,認真落實“四不放過”原則,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其他地區也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訓,結合實際,全面排查隱患;明確責任,堅決堵塞管理漏洞;舉一反三,強化督促檢查,抓實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2016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