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用人單位職業衛生自身管理體系的建立

2010-02-26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實施以來,浙江省職業病防治工作逐步走上了法治化軌道,全省開展了《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培訓、監督檢查、專項整治等多種形式的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浙江省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工商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占全部注冊企業總數的90%以上,企業主認識不足,企業領導還尚未把職業病防治工作擺到議事日程,企業的自身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較為突出,為切實落實用人單位是職業病防治的責任主體,作者就用人單位職業衛生自身管理體系進行了探討。

  1用人單位職業衛生自身管理體系設計的理論依據

  1.1職業病危害事故原因分析原理根據事故分析原理,造成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原料、設備、環境因素(經濟相對落后、中小企業和非正規企業問題突出,經費投入明顯不足);人的原因(安全意識淡薄,弱勢群體、流動勞動者。職業傷亡事故60%~70%是由于職工違章操作和缺乏衛生知識所造成);管理的原因(職業衛生管理與服務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管理缺乏科學依據,隨意性大)。據此,職業病危害管理與控制策略包括:危害識別、危害評價、危害控制、事故管理,在此過程中用人單位建立相應的自身管理體系。

  1.2職業病危害控制策略和程序

  1.2.1確定“關鍵點危害區域”了解企業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來源(原料清單,索取化學品安全中文說明書、標簽、標識及產品檢驗報告等);掌握職業危害的崗位及其程度(委托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檢測與評價);編制一份全面的職業病危害清單。

  1.2.2職業病危害控制的實施建立職業衛生管理組織和管理制度,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訂職業病危害控制實施計劃和實施表;告知勞動者有關職業病危害信息:毒物信息卡MSDS,在工作崗位公布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設置警示標識、警告信號等;建立企業職業衛生檢查和處理制度,并組織有效實施(包括生產車間警示標識、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通訊報警裝置運行情況檢查記錄、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情況、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執行情況檢查記錄);勞動者的培訓(包括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預防知識、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與維護等)與健康監護(上崗前體檢、在崗期間體檢、離崗時體檢等);通過科學技改,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生產過程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消除或控制職業病危害因素,防止職業病事故的發生。

  1.2.3持續改進通過采取成功的行動,企業從職業衛生管理中獲益,對擬采取的行動必須有常規監控,識別和消除實施障礙。

  2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臺帳的設計

  2.1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臺帳的基本結構

  2.1.1確定“關鍵點危害區域”建立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檔案(臺帳之一),職業衛生監測檔案(臺帳之五)。

  2.1.2職業病危害控制的實施建立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檔案(臺帳之二)、職業衛生管理實施檔案(臺帳之三)、職業衛生宣傳教育檔案(臺帳之四)、職工健康監護檔案(臺帳之六)。

  2.1.3持續改進建立職業衛生管理實施檔案(臺帳之三)。

  2.2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臺帳的內容

  2.2.1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檔案(1)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表和申報回執(包括:基本情況、工藝流程、主要產品的名稱和產量、主要原輔料及中間品的名稱和消耗量、職業病危害因素匯總表等);(2)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設備、材料和化學品(附: 化學品安全中文說明書、標簽、標識及產品檢驗報告等);(3)職業病防護設施(附:產品合格證明等);(4)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管理資料(包括:建設項目批準文件、圖紙及相關資料、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書、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書、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復文件等)。

  2.2.2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檔案(1)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范、標準、文件;(2)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組織;(3)職業衛生目標管理和責任制;(4)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職業衛生教育培訓制度,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評價制度,職工健康檢查與診治制度,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職業衛生檢查與獎懲制度等;(5)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6)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使用高毒物品作業的單位應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記錄)。

  2.2.3職業衛生管理實施檔案(1)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實施方案(附:職業病危害控制實施表);(2)職業病防治經費(工傷社會保險憑證及其他費用支出發票);(3)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維護和檢修記錄;(4)個人防護用品的發放使用記錄;(5)用人單位自身職業衛生檢查和處理記錄;(6)職業衛生監督意見和落實情況資料(包括:現場監督筆錄、衛生監督意見書、獎勵、處罰等資料)。

  2.2.4職業衛生宣傳教育檔案(1)職業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卡MSDS);(2)用人單位負責人職業衛生培訓證明;(3)勞動者職業衛生宣傳培訓(培訓通知、培訓教材、培訓記錄、考試試卷、宣傳圖片等紙質和攝錄像資料);(4)職業病危害告知(包括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勞動合同中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結果、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斷結果等的告知憑證)。

  2.2.5職業衛生監測檔案(1)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點分布示意圖;(2)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資料(用人單位自身監測);(3)職業病危害檢測與評價報告書(包括: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的公告記錄或照片存檔);(4)用人單位定期(每年9月30日前報告)將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結果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崗位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詳細列舉具體措施),治理后的效果委托檢測評價機構重新檢測評價后上報。

  2.2.6職工健康監護檔案(1)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工人健康檢查結果(附:工人上崗前、在崗、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表);(2)職業病病例診療、康復和定期檢查(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等);(3)職業病和疑似職業病人的報告:用人單位在組織工人體檢時發現疑似職業病人應在接到體檢結果、診斷結果5日內及時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組織職業病診斷和妥善處理;(4)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理和報告記錄。

  3結論

  《職業病防治法》根據“誰造成污染、誰負責治理;誰造成損害,誰負責賠償”的原則,明確規定預防和控制職業病是用人單位的職責,對用人單位的職業衛生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自律要求,要求實行全過程的管理。同時,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工業基礎薄弱,工藝裝備不良,企業管理不善,近年農業人口向城市轉移,企業大量雇用農民工、臨時工,職工安全與衛生意識不強等,致使我國職業危害事故頻發。用人單位是職業病防治的責任主體,其自身管理是控制生產過程中職業病危害的關鍵,在用人單位中實施職業衛生臺帳管理,旨在建立符合中國國情,并與國際接軌的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體系,指導規范企業自身管理,強化企業在職業病防治中的主導地位,指導并幫助企業逐步建立起科學的職業衛生管理機制,通過自律行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管理手段,以達到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的目的。逐步形成“企業負責、行業自律、群眾監督、政府監管”協調一致的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運行模式,充分發揮企業、行業、勞動者的參與積極性和創造性,借助于社會各方力量,使各級衛生監督機構的有限人力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開創職業衛生執法新局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蕴县| 横峰县| 南召县| 永安市| 玛曲县| 简阳市| 大冶市| 金山区| 成武县| 师宗县| 鄂尔多斯市| 贵阳市| 深水埗区| 将乐县| 卫辉市| 嵊州市| 彰武县| 绍兴市| 牙克石市| 白朗县| 义马市| 丹阳市| 财经| 深水埗区| 博白县| 焦作市| 论坛| 柏乡县| 富锦市| 阜新市| 武宣县| 叙永县| 吴川市| 北安市| 大同市| 凤凰县| 霞浦县| 成武县| 凤翔县| 开封市|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