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標
此標準操作程序旨在保護公司員工的職業健康。
2.范圍
此標準操作程序適用于xx有限公司員工勞動保護用品、女工健康、有毒有害作業員工健康保護及工作環境等方面。
3.目的
3.1 本程序旨在提供和改善員工健康保護措施,以消除或降低因組織的活動而使員工和相關方可能遇到的職業健康風險。
4.定義
4.1 無
5職責
5.1人力資源部
5.1.1負責員工職業健康的統籌管理。
5.1.2 負責員工的職業健康的監督。
5.1.3 為員工提供相應健康保險。
5.1.4 協助安全工程師處理工傷事故等
5.2安全工程師
5.2.1負責員工的職業健康的抽查。
5.2.2 負責處理工傷事故等
5.2 采購部的職責
5.2.1負責勞防用品的采購。
5.3 項目/部門的職責
5.3.1 各部門/項目指定專人負責本部門/項目間勞防用品的選型、發放、更換和督促檢查,保持與安全工程師的信息溝通。
5.3.2 各部門/項目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
5.3.3 配合人力資源部進行體檢等相關工作。
6. 相關文件
6.1 GB/T28001(2001)-OHSAS18001(1999)標準
6.2 SOP-010-010《PPE的選擇、使用和維護》
7. 管理程序
7.1人力資源部負責員工職業健康的統籌管理,根據實際情況為員工建立健康檔案。
7.2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職業健康檢查,檢查應包括以下方面:
7.2.1進廠前的檢查。一般健康檢查:檢查所招收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是否符合公司身體健康要求標準。特殊體格檢查:凡所招收員工擬從事部門內特殊崗位的,應進行根據作業特殊性質安排特殊健康檢查,以確定其身體健康狀況是否適合該崗位。
7.2.2定期健康檢查。一般健康檢查對全體員工每一年一次組織身體健康狀況的檢查。特殊健康檢查定期組織部門內從事特殊崗位人員進行專門體檢。
7.2.3健康復查。檢查結果顯示身體健康狀況存在問題的應進行健康復查。
7.2.4 一般健康檢查發現,身體健康狀況存在問題的員工可向公司人力資源部咨詢后,按當地有關醫療保險管理規定執行。
7.2.5 對特殊健康檢查結果異常者,人力資源部通知車間將其暫時調離崗位,視其具體情況,確定其是否適合原崗位。一經確定其不適合此崗位,車間須將其永久調離原崗位,重新安排合適的工作。
7.2.6 人力資源部將對被確定為在本公司服務期內,患有職業病者進行跟蹤并做好病史記錄。對其發生的相關醫療就診費用,將根據當地醫療保險制度中的相關規定執行。
7.2.6人力資源部讓員工知曉體檢的結果。為保護員工的權力,體檢結果不得公布于眾。如體檢結果沒有不適合崗位要求部分,公司可以將體檢報告直接交由員工本人。
7.3 工傷處理
7.3.1 員工發生工傷應立即至保健站或醫院進行緊急救治
7.3.2 根據病情將工傷員工送至合適的醫院進行治療
7.3.3 工傷認定由人力資源部和安全工程師按國家和地方相關規定認定
7.3.4 工傷的治療期和恢復期由醫院確定
7.3.5 員工在工傷治療期內享受正常出勤待遇,在恢復期內按病假處理
7.3.6 員工在恢復期內部門應根據其能力安排期力所能及的工作
7.3.7 工傷發生的相關醫療就診費按當地醫療保險制度中相關規定執行
7.4 就診/住院治療
7.4.1 員工生病時可到附近的醫院治療;如醫療保險有指定定點醫院的應到指定定點醫院治療。
7.4.2 員工就診報銷范圍參見《員工手冊》和當地的醫療保險管理規定。醫療費用分別由醫療保險機構和員工個人共同負擔。
7.5 采購部進行源頭控制,盡量采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原輔材料,建立材料主要物質安全數據表(MSDS)。
7.5 采購部應為員工采購合格的勞防用品。
7.6 各部門應努力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
7.6.1 各部門應為員工提供崗位所需要的培訓。
7.6.2 各部門應為員工提供崗位所需的勞防用品。
7.6.3作業場所配備相應對生產性有害因素的控制設施,并保持正常的使用功能完好。
7.6.4 根據工作環境和工作強度合理安排員工的工作量。對女員要充分考慮其特點,合理安排工作。
7.6.5改善和提高員工的工作條件,對工作場所的布局、照度、噪聲、塵毒、輻射、電磁場、操作人員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進行考慮,盡可能消除或減少導致健康傷害的風險,給員工提供健康的工作環境。
7.7 檢查和監督
7.7.1 各部門督促正確使用勞防用品。
7.7.2部門經理/安全工程師不定期檢查勞動保護用品有效性和使用情況。
上面案例是針對總體情況的,關于職業衛生這塊,除了硬件要達標,其他需注重:
一般人員的入職體檢好說,而接觸有害崗位員工的體檢必須到位,崗前、在崗以及離崗體檢不能遺漏,有崗前體檢發現有職業禁忌的不能上崗,在崗期間發現有職業病的必須停止作業。
上一篇:安全檢查“三同時”審查驗收制度
下一篇:個人防護用品使用制度之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