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致的箱包、時尚的皮鞋、可愛的玩具、精美的家具……可很少有人知道,這些美麗的物品是在怎樣的環境中生產出來的;也很少有人知道,在生產中工人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近年來在我國各地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與生產有關的職業危害也日趨嚴重。很多生產單位,特別是私營企業一心追逐經濟利益,置工人的健康于不顧,使得各種職業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這一嚴重問題已經引起政府和各界的注意和重視。下面介紹一下發病率比較高和對勞動者健康影響比較大的幾種職業病。
苯中毒
生產中需要用苯的作業有制皮鞋皮包、油漆、油墨、印刷、絕緣材料等行業。據調查統計,在全國使用苯的企業中,約有一半作業點苯濃度超過國家衛生標準。50萬接觸苯的工人中,慢性苯中毒發病率為0.5%,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病率也較高。隨著鄉鎮企業的發展,許多制皮鞋皮包的小工廠或家庭作坊遍地開花,僅河北省白溝鎮就有3700多家私人皮包加工廠。工人在沒有通風防護的條件下使用含苯的粘膠,生產場所空氣苯濃度常常超過國家衛生標準的十倍甚至百倍。可導致急性苯中毒、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死亡。
預防:采取綜合性措施:(1)以無毒或低毒的物質代替苯;(2)改革生產工藝;(3)加強通風排毒;(4)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5)做好各種衛生保健措施。
硫化氫中毒
硫化氫,無色易燃氣體,有“臭雞蛋”味,它是許多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副產物。目前,有70多種職業有機會接觸硫化氫,如采礦、石油開采、提煉、皮革鞣制、橡膠合成、煤氣制取、人造纖維、造紙、染料、制糖、食品加工以及清理垃圾、陰溝、糞池、菜窖、魚艙等作業。硫化氫中毒事件時有發生。人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硫化氫可導致急性中毒,主要損傷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以及心臟。患者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全身乏力、煩躁、意識障礙、抽搐,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吸入高濃度硫化氫造成“閃電型”死亡。
救治與預防:讓患者迅速脫離現場,送到有新鮮空氣處并進行吸氧,如有條件應盡早使用高壓氧艙治療,同時要積極防治腦水腫和肺水腫。如中毒者發生猝死,應立即對其施行人工心肺復蘇術,迅速建立有效的血液循環,恢復全身血氧供應。設施和環境應密閉,生產場所要有通風排毒裝置。在礦坑、井底、陰溝、蓄糞池、紙漿槽、魚艙室等工作場所作業時,應先通風排氣,或工作人員戴供氧防毒面具工作,同時身上要系救護帶,危險區外要有人監護。
正己烷中毒
正己烷是石油餾分與天然氣分離過程中得到的六碳化合物。常態下為液體,主要用做溶劑。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未曾報道過一例。但近10年來,我國在工業粘膠配制、制鞋、制球、印刷、家具制造及電器制造等領域中廣泛應用正己烷。近年來,在一些企業,尤其是小型民營企業中,因防護不周已發生急、慢性職業性正己烷中毒200多例。
正己烷是經呼吸道及皮膚進入人體,其代謝產物2,5己二酮具有周圍神經毒性,可引起以感覺運動型多發性周圍神經病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中毒。一般于接觸正己烷1至數月后發病,起病隱匿,患者常先感覺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繼而出現四肢對稱性的感覺異常。檢查會發現,患者四肢的觸覺、痛覺、震動覺和位置覺等均減退,并且以遠端為重。重者可出現垂腕和垂足、站立和行走困難以及肌肉萎縮、手足皮膚溫度降低、跟腱反射消失。患者在脫離接觸正己烷后3個月內病情仍可繼續惡化。一般病程為6~30個月,恢復緩慢。迄今為止,慢性正己烷中毒性神經病尚無特效藥物治療。
預防:在生產中盡可能用無毒或低毒的物質取代正己烷,工作環境應加強通風排毒。對接觸者要嚴加防護,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如發現有早期中毒癥狀者,應將其及時調離,并進行診治。
有機磷農藥中毒
有機磷農藥,是我國目前使用最廣、用量最大的農業殺蟲劑。在生產、運輸、保管和使用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發生中毒。我國每年都有數萬人發生急性有機磷中毒,其中25%~30%的中毒發生在生產和使用的職業活動中。如設備、工藝落后或管理不善,出現跑、冒、滴、漏;包裝時徒手操作,皮膚被污染;使用農藥時,缺乏個人防護、施藥器械溢漏、逆風噴灑、衣服和皮膚污染后未及時清洗等。有機磷農藥中毒已成為我國農村最重要的職業衛生問題。
短期內接觸較大量的有機磷殺蟲劑后,可引起以神經系統損害為主的急性中毒,出現頭暈頭痛、乏力、惡心、嘔吐、胸悶、視物模糊等癥狀。有些還可能出現肌束震顫,中毒嚴重者會出現昏迷、呼吸衰竭和腦水腫,如果不及時搶救可很快死亡。有些有機磷,如甲胺磷、敵百蟲等可發生遲發性多發性神經病,表現為以肢體遠端為重的運動和感覺神經障礙。
預防:大力發展高效低毒的農藥,限制或禁止生產和使用對人、畜危害性大的有機磷農藥品種;改進生產工藝及施藥器械,生產過程應盡可能密閉化、自動化,并加強通風排毒措施,杜絕跑、冒、滴、漏;施藥時要嚴格執行相關的規定和法規,穿長袖衣、長褲和膠靴,戴膠皮手套,合理配制施藥濃度。要在上風向側噴灑農藥,同時要隔行噴藥。噴藥時不吃東西,不吸煙。施藥結束后要及時換洗衣服,清洗被污染的皮膚和頭發。
塵肺
塵肺是我國最常見的職業病。根據我國職業病名單規定,現有13種塵肺被定為職業病,它們是矽肺、煤工塵肺、石墨塵肺、碳黑塵肺、石棉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云母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其他。在我國受塵肺危害的人群主要為煤炭、冶金、有色等礦山和建材、鑄造、石粉加工、玻璃制造等工廠的粉塵作業工人。石棉礦和石棉加工、制品廠產生的石棉塵不僅可引起石棉肺,還可導致肺癌及惡性胸膜間皮瘤。據全國職業病報告材料,截至2001年底,我國累積發生塵肺病人569129例,其中已死亡135951例。目前,每年全國都有1萬多新病人出現,另有約5000人死亡。另外,全國還有疑似塵肺者60多萬人。我國是全世界塵肺發病人數最多的國家,全國總的發病趨勢仍在增長。
塵肺是長期吸入高濃度的生產性有害粉塵而引起的肺組織廣泛纖維化。發病工齡一般為20年左右,最短可在半年左右發病。病人常見的癥狀有咳嗽、咯痰、胸痛、氣短及肺功能減退。很多患者最終可因肺的廣泛纖維化出現呼吸衰竭或合并感染、氣胸而死亡。目前尚無根治塵肺的治療藥物,只在改善病人癥狀,延緩病變進展。
預防:做好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防塵、降塵工作是預防塵肺的關鍵。我國已有的“革(技術革新)、水(濕式作業)、密(密閉)、風(通風)、護(個體防護)、管(加強管理)、教(宣傳教育)、查(監督監測)”八字防塵方針和各種排塵、捕塵設備,以及個體防塵護具都是預防塵肺發生的有效措施。只要嚴格管理,加強執法,使作業場所空氣中的粉塵濃度控制在國家衛生標準以下,就基本上可以控制塵肺的發生。
高溫中暑
在高溫季節里或高溫環境中勞動和工作,易發生中暑。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中暑是中樞神經調節失常的結果。具體的講,就是當外界溫度過高(大多數超過38℃),人體通過輻射和對流散熱發生障礙,身體只能靠出汗散熱,如果此時汗的蒸發亦受影響,散熱有困難,熱便在體內積蓄。尤其是在勞動的時候,體內產熱量增加,熱的積蓄更多。當積蓄的熱量超過人體所能耐受的限度時,就會發生中暑。
如果在高溫或烈日下工作一定時間后,出現頭暈、出汗、口渴、惡心、胸悶、心悸、乏力等中暑先兆癥狀時,應立即到陰涼處休息,并服用防暑藥品、清涼飲料或防暑藥膳,防止病情繼續發展。如果已經發生中暑,應盡快將病人抬到陰涼的地方,解開衣扣和褲帶,把上身稍墊高些,用溫水擦洗全身,或用涼水敷頭部。有條件的,還可以用酒精擦拭全身。同時給病人扇涼,按摩四肢皮膚,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散熱,也可以采取刮痧或針刺療法急救。如病人神志清楚,可讓其多飲用一些涼茶或糖鹽水。
預防:防止烈日下曝曬,作業環境要保持通風,注意勞逸結合,盡量避免過度疲勞,穿白色或淺色衣服。在勞動和工作時,戴上草帽或安全帽。日常生活中飲食要清淡,不宜多食濃煎味厚或過分油膩的食品。居室要清涼通風,應避免長時間在高溫下勞動。
下一篇:職業危害防治知識